毕业一年了,第一份工作辞职那天,一起入职的同事说:“感觉这一年,像是重新上了一次大学。”
我咬着他这句话思考了很久,总结自己这一年也做了不少事。很多时候,一天做的事情,真的就是大学时一个星期的分量。
我毕业第一年的路径大致是,工作+ 挣钱+前途+理想。
1、(工作)去过10多个城市
先说工作,基本成绩是,一年去过十几个城市,一个月后开始上手财经大稿,半年后得总编辑奖。
我本科新闻专业,毕业那年,全院真正做记者的只有11个,算上我。
圈内的人都知道,传统媒体在下滑,行内的老记者,工资连以前的一半也赶不上。
而我却在一个财经媒体做记者。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财经,要在短期内生产出3000字左右的大稿。刚开始时,我常常整夜睡不着,压力太大的时候就去跑步,晚上躺在地板上才能踏实的睡着。学习财经知识、适应同事关系、挑战长篇采访,每一个环节对我来说都不容易。
一个月后,我又开始一个人去外省调查采访。
现在都记得,早晨在外地酒店醒来的无助感,无数次躲在酒店角落里一个人哭。虽然是一个女生,但是却经常早上6点起床赶火车,凌晨2、3点在另一个城市下车;我在没有人的工厂楼梯槛上睡过午觉,和外省乡下的乞丐问过路,为了引开调查工厂保安的注意,我在当地村子的坟地里待过半小时。大概半年后吧,我的稿件开始陆续得到总编辑奖,获得了来自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辞职那天,我算了算,这一年,我一个人去过十几个城市,坐过的黑车比我之前的22年还多。前几天武汉40多度的高温,员工宿舍没有空调,室友们都整夜睡不着。但是我每晚都睡得很好,领导说,因为你做过记者。
2、(挣钱)半年工资涨5倍
再谈钱。
我终归认为,挣钱是件挺容易的事,认真做事情的人,钱都不会少。
我是一所985名校毕业的,毕业时,全院就业率据说创历史新低。我又算是混的尤其惨吧。刚到报社时,前三个月工资都没有超过2000。有一天不小心把工资条发到了院群,还引来我好多同学的慰问。
那时候我开始琢磨挣钱。当时的环境是,传统报社内部很多体制比较僵硬,很多要养家的老同事在里面,我要是多写稿,就会抢掉别人的养家费。所有我基本采取2个路线,在报社写稿少量高质,以学真本事和出好稿积累经验为主;养家靠兼职,基本就是写软文和文案。
大概半年吧,我在报社的工作开始稳定,稿件质量高之后,可以得编辑奖。然后因为调岗,我又多了一些口线人脉,主业的工资开始上涨。同时,兼职的工作开始稳定。年前的最后一个月,我的工资也顺利达到一万。
一年后我还获得了一个年薪24万起的工作机会,虽然没有去。
我总结我工资可以短期上涨的经验是4点:
a、资源
因为职业是记者,结识人多,加上我名校毕业,在这个2线城市,也算很多人认可吧。这样就有了自己的品牌。
b、核心技能
这是我从毕业那一刻明白的,要在这个社会混口大米饭,偶尔还能买碗小米粥,需要一个过硬的核心技能。我大学真没考虑过就业,没特意培养什么技能,唯一练习多的,就是写。所有就给自己定位了写作。基本上,我吃饭的本事,都是靠写。
c、不抱怨,往死里认真和做事。
毕业第一年嘛,反正是学东西。抱着就算工资低,也比学校收费好的心态,我会可以不让自己思考“亏待”、“压力”这些没用的东西。
d、静坐
跑步和静坐,基本上我靠着两样东西调节心态。现在市面上很多讨论金钱的书,《金钱的灵魂》、《创造金钱》、《穷爸爸富爸爸》、《富裕属于口袋装满快乐的人》等等。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自己觉得金钱吧,流动都是有规律的,原理在我们的内在。
3、(前途)申请到一所硕士研究所
差不多可以挣钱后,我就开始打算未来了,我的方向是回学校念书充电。
我一边工作一边申请,时间、金钱和精力都有限。考研时间成本和风险都太高。出国的话,考英文和学费是两个门槛。最后我选择了申请去台湾念书,一来没有英文考试和入学考试,而来学费相对较低。而且为了缩小目标范围,节约时间,我只申请了台大,并且主攻一个专业的申请材料。最后,我毫无悬念申请上了,目前正准备9月份开学。
4、(理想)开了公号,写了几十篇文章
申请上学校之后,我就开始确定以后想要终身做下去的理想了。说实话吧,人一辈子,梦想很难只有一个,就我而言,写作、唱歌、主持、家庭主妇、瘦瘦美美的普通女孩……各种都有。
我用临终观想法,综合了自己爱好的主次,以及目前的优势,决定先把写作这件事做好。通常来说,做好做精一个主业,拥有资源和高度之后,顺利进行其他梦想,就会容易很多。
所以我今年3月份开了公众号。为此,经常半年3、4点起来码字和看书,一篇稿件也会修改10多遍。到现在,我的公号,写了50多篇吧,中途丢失过20篇左右的稿子。
再过两周,我就要入学念书了,开始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可以更简单、专注和温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