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思考)说明白、(表达)做明白(实践)这三者中,哪个最难?其实都难,因为明白最难。
想的最明白的人是某数学家cjr,但是无法表达出来;说的最明白的人是赵括,头头是道,结果导致了40万大军的溃败;也有做的明白的人,但没有上升为可以指导的纲要。
教材的逻辑并不等于探究的逻辑,也不等于教学设计的逻辑。
一二年级由于思维的发展限制,或许可以采用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但是,三四年级应该转化到以理解为主的学习方式。切记,记忆术与人的智慧没有多大的关系。就是要记忆,也应该是理解性的记忆理解性记忆等于结构+意义。
思维导图的核心应该是呈现结构化的知识。怎样做,才能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呢?一提要素、二理关系、三建结构。力增做到结构化的阅读,表达,思考。
语文学科需要培养提炼概括的能力,数学学科需要培养抽象,推理,建模特别是抓数量关系的能力。
现实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比如:一千克苹果需要8元,9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孩子全部会读这些字,因此也就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而能做对这道题目。
可是,题目一但改为———一千克橘子要8元,9千克橘子要多少钱?孩子却不会做了。这是为何呢?原来,橘子的橘不认识,不知道这个是啥东东。因此,就一直想,这到底是啥呢?题目无法解。
另一个孩子说到,我管他是啥,就把它当做一件东西。这个东西要8元,9千克要多少元呢?就是9个8…
这两个孩子的区别在于能不能有效抽象。这个东东是不认识的橘子,还是认识的苹果与数学没有关系。不能抽象的,就受到了具体情境的影响。能能抽象的,管它是啥东西,反正符合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
看,可能最开始简简单单的区别,会造成后来数学上巨大的差距。当然,如果老师及时点拨了,让孩子完成数学抽象,接下来的学习可能会顺利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