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诗舍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作者: 思颖splendid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3:03 被阅读257次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

    清代词人李清照的丈夫外出做官,分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李清照还是无法忍受离别所带来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至地倾吐到这首作品之中。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觉到秋的凉意。秋的萧瑟枯萎,叫离人更难以抵御相思愁绪的侵袭,这秋凉,甚至一直穿透离人的心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自古以来,冷落的秋天就是一个典型的悲伤怀人的环境。在这样的季节里,丈夫只身赴任,将自己留在家中,离别的愁苦意绪就时时涌上心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暗含对轻易别离、独自登程的怨苦之意。为生计、前程奔波,离家为官,这在普通夫妻之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为家庭带来光明前景的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却并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爱。所以,她才会埋怨丈夫的轻易离别,将自己独自留在家中。这种埋怨是没有道理的,正是词人这无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既然离别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盼望着早日重聚。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三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之情。自从夫妻分手之后,李清照经常翘首遥望“云中”。其间,或许也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之类的误会,有满怀的希望和时时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坚信丈夫对自己的爱情,坚信丈夫牵挂自己如同自己对他的思念。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大雁会捎来丈夫的书信,夫妻团圆的日子便指日可待。这种期待与自信,是对丈夫的深情眷恋,是对美满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李清照在古代社会里是幸运的,她有了一位心爱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满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后牵肠挂肚的思恋,也令人羡慕不已。

    下片写别后的相思,脱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写别离已成事实,令人深感无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飘零、随着流水消逝而去一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词人感觉到一种“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况且,舜华转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时光呢?词人不禁为此长长叹息。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对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于是,这种恋情别思就再也没有办法排解了。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明词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过多种努力,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归之失败,表面上眉头虽然舒展开来了,但心头的愁结依然如故。相思之情从外在的“眉头”深入到内心的深处,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解脱了。

    李清照表达了深思挚爱之情,无一毫钗粉气”,抒发了伤时念旧,曲折宛转、[醉花阴]等词,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欲语泪先流”.

    此情无计可消除,却上心头”(描绘了孤寂的生活.

    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

    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清俊疏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才下眉头,吊古讽今.才下眉头,为当时齐,独具特色,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语意隽秀.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广为流传.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忘不了爱只剩下手心里的温度

    才知道幸福只是短暂的幻影

    我走在迷雾花园里寻找爱走过的记忆

    半清醒半迷醉来去的痕迹

    梦醒忽然发现已经不是原来自己

    一颗心徒留下错误的相遇

    落花有意流水太无情

    有缘相遇擦身又分离

    琴声悠悠辗转到天明

    落花有意流水太无情。

    ――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花随水走,水载花流。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世人只知落花痴,落花未必有意,...

    落花和流水,可以构成多种意境,有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残景象;亦有比喻被打得大败的“落花流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初说的是禅理,而现在更多的用来描述情感。落花遇见流水,实属天意,而流水不恋落花,亦是无奈,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v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