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001次学英语

第1001次学英语

作者: 大囧脸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10:51 被阅读0次

隔离在家,最近想不出来写什么了。以前写的东西,大家都觉得我在记日记,这让我有点羞愧,所以打算以后总归要稍微正经一些,写写也许以后能挣钱的东西,比如小说,比如散文,比如业务思考。

小说,我自从从高中写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了,一时之间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再学习几天。

所以我写思考吧,我的第一个思考的话题,是关于如何学英语,我从大学开始就无数次尝试学英语,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在麦哲伦的半年,也几乎每两周燃起一次动力,然后过几天就偃旗息鼓,忘记了这件事。

我想了想,我要么没语言天赋,要么就是极其懒惰,反正这一茬茬长起来的决心,又被自己一把把割掉,最终就是感觉自己心里这片田,铁定也没什么肥沃的土了,它变得又干又硬,表现就是,连决心都越来越难以种下去了。

在电商的半年,每周二是周会最多的一天,因为周报都要英文翻译,周二也是我用谷歌翻译,后来用deep-L翻译最多的一天。带来的后果是,有时候会上用英语念着念着,就突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当场愣住,有些诡异的单词和句式,也许在看翻译的时候还可以,念的时候就成了狗屁不通念不下去的东西。

而最近,因为组里就有外国同学,文档要用英文写,需求要用英文讲,回答问题要用英文回答,还有大型需求评审要用英文介绍,这些都让我有了动力,它就像是一片干涸的田,突然迎来了收租公,“呀,这地里什么都没有呀,但,总归呢,半年后要交粮。”

我把我最近关于如何学英语的感受整理一下,代表一个10年没说英语的初级英语选手。

公司的英语资料太多了,我已经完全记不住了,光是资料合集推荐,我大概就看到过十几个版本,我记不太住,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最后就是收藏夹里多了好多个链接,但也很少会主动打开学习。我基本上最多也就是主动学了常用词汇表的部分,也是读了就忘。

我第一个感受是很矛盾。我被给了最接近我们实用场景的东西,极其高效,极其聚焦,但奇怪的是,我真的提不起兴趣,每次看的时候,总是强打精神学习个半小时,然后就没有下一次了,这些聚焦的教程和文章,反而让我目光涣散,无意识逃跑。

我第二个感受是学英语像是治病。总是有各种偏方,我最近尝试的的是听英语播客,原因是很多人说特别管用,推荐的人煞有介事地说,“你只管听,你听着听着,有一天就会突然发现,呀你听懂了,特别神奇”。我被这神奇有效的手段迷得不行,马上开始听,听了大概有一两周,这些英语节目,最后变成了一种白噪音的感觉,除了催眠,毫无意义。除此之外,我还试过TED精读,买个本子,专门用来记笔记,一个视频边看边查单词,单词完了看语法,语法完了看句子,往往15分钟的视频,花三个小时才整理完,这种方法的收获,是让我最后剩下一本记了三页笔记的本子。最邪门的是,我大概是太想学英语了,被网易有道发现了,他天天在抖音给我发广告,给我推荐一门课程,“第一视角沉浸式学习,把主人公一天遇到的事情用英文讲一遍”,这个广告每天都会出,甚至在微信朋友圈里也出,在我在其他小app搜索结果的时候也出,特别像是莆田系的医药广告,所以,想要学英语的心理,真的特别像是求医的心理,也就是说,我们的钱很容易被骗。

是的,我花了1万块钱在Cambly上,为期一年,一周3次,每次60分钟的口语课。这是我最新的药方。然后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公司有个类似的计划,只要6000,我装作不知道,请评论区也自觉一点,绝对不要提醒我。

新的尝试,让我对于英语学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以前的认识不太一样,我以为口语课最大的收获,也许是敢开口的自信,或者是母语者能像传功一样把语言传授给我。

但实际上我最大的收获,是开始忽略英语本身。

其中一个老师是一个在泰国度假的美国妹子,和我讨论新冠,她说她在泰国就完全不太在意会不会被传染,被传染就在家隔离,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不会太在意,但是她在美国的时候,因为做的是服务类的工作,接触的人很多,家里又有爸爸妈妈年纪比较大,所以她会特别注意,总是会特别上心地消毒,害怕家里人被传染,美国那边吃得也不健康,都是些垃圾食品,老年人也都有些类似三高的病,会让新冠病毒变得更加危险。但是泰国她所在的那个靠近苏梅岛的小岛,大家都吃的很健康,人们也都是来度假比较多都特别年轻,就完全不怕。

还有一个老师,是英国的汉子,在他的书房,背后书架全是书,大概有几百几千本的样子,他给我看他正在看的书,关于宇宙,关于熊,关于潜水。他说他的兴趣之一就是看书,大概是因为喜欢看书的缘故,对比其他对话过的英国老师,我就能明显感受出他对于词语的关注,对于语气的感受,对时态逻辑的要求。我所用的词语是不是太夸张,某个词通常还有什么样的意思,所以你不能总用这个词,会让人觉得你不够强硬,觉得你有点软弱……表达是不是太生硬或者太老套,有些表达会让人觉得更加友好;在交流时应不应该给别人留出拒绝的空间;在英国这些一般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这句话,如果是有幽默感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你想嘲讽别人开玩笑的时候,如果是普通敷衍的时候……很神奇,他所说的这些,就像是我在用中文的写作的感受一样,学着遣词造句,学着怎么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去叙述。

我突然就有了兴趣,我要和这些的人多说说话,可能也不为了学英语,就是多了解了解这些在其他地方的,不同的,有趣的人。也突然就关联起了,我之前在B站上看的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一些内容。

“Content is King.”

“不要学习英语,用英语去学习你喜欢的东西”。

我们学英语的关键,不是学习词汇和语法,而是通过大量输入我们可理解的信息,要长期可持续,所以从简单有趣的动画片,有声书,YouTube短片开始输入,好好去挑选材料,那些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小说、摄影、设计、写作,比如仅仅是关于一个新闻,找到比自己水平高一点的英文可视化材料,需要只有英文字幕。

比如我最近看 《西游记》、《海蒂》的动画片,听说《小猪佩奇?、《天线宝宝》也不错。其中海蒂真的特别感人,被情节所吸引,就一直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想要读下去。当然我觉得绝对不能一上来就去看原版书,对我来说,晦涩难懂就是初学者的毒药。

写到这里,我发现了那个特别关键的地方,就是“可以永远读下去,写下去”,找到有趣的人,也许是老师也许是up主,对他们保持好奇,时常可以联络,是一种方式,找到有趣的书和电影,被情节所吸引,一直追问“后来呢?”,是一种方式……就像我曾经尝试过的1000次,我都没有成功保持,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找到过,那个属于我的地方。每个人的那个地方也许都不一样,所以也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学英语的方式。

突然感觉到,自己可能又立了一个又长又大的flag,就跟我之前说的到6月底我要减20斤一样。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当我立下这个新的flag的时候,而且当我确信它不会被拔掉的时候,连减肥20斤的那个旧flag都变得更加扎实了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001次学英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vj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