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6:38分,唐山古冶,5.1级地震,地震时我在北京小堡村的一处院子里睡着,不知是不是住在平房的原因,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1976年7月28日3:42分, 唐山市,7.8级地震,我也在睡着,等我醒来时,发现被爷爷奶奶用毛巾被裹着站在院子里,迷迷糊糊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天有些蒙蒙亮。
我清楚地记得,地震的当天下着暴雨,天都下黑了,我一个人站在一个小碎石堆上大哭,感觉天都要塌了。
晚上,我们全家就住进了地震棚,一个用军绿色帆布搭成的硕大的棚子。棚子里住着我们南运巷这一带的居民,每家每户分配了一张床铺,爷爷奶奶带着我和堂弟就住在了这个床铺上,顺手还带过来一个红白花搪瓷洗脸盆和几块擦脸的毛巾。
地面全是积水,外面还下着暴雨,棚子里潮湿闷热。第二天,我们就回了家,爷爷准备在院子里搭一个地震棚,这个地震棚后来成为了那年夏天我们童年最好玩儿的记忆。
一张木板床从房间里搬出放到了屋檐下,床四周用木棍支起,爷爷用铁丝缠住木棍和床的四角,木棍的作用是要支撑起一张塑料棚。不知爷爷从哪里找来了一张透明的塑料布,塑料布的大小足够遮挡起这张双人木板床。忙活了一个上午,一个自制地震棚就搭好了,我和堂弟躺在床上,透过塑料布看着蓝蓝的天空。
那一天夏天,雨水特别的多,记忆里总是在下雨。下过雨后,塑料布因为雨水的积压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水包,水包沉下来,水快漫到床上,我和堂弟拿着一根棍子开始捅那些水包。我们特别喜欢捅大的水包,捅一下,水就哗啦一下子倾泻下来,弄湿了床铺边沿。有时,更喜欢下雨时捅那些水包,雨下得越大,水包里积水就越快,这个刚捅完,那边就形成了另一个水包。
自从有了自制的地震棚,我们就再也没去过那个集体的地震棚。其实晚上我们大多还是回屋里睡,这个地震棚就成了我和堂弟白天玩耍的地方。
爷爷怕热,夜深了,他总是一个人摇着一把蒲扇坐在床上。有时他会睡在棚子里,不下雨时,爷爷会把塑料布的四周卷起,让凉风吹进来。
1976年的那个夏天,地震棚成了每个北京人最深的记忆。不仅是家家搭地震棚,就连单位里也搭起了地震棚。
我喜欢爷爷学校里的地震棚,那是从学生宿舍里搬出的一张张上下铺,爷爷也被分配了一张上铺。他带我去学校时,他在上班,我就一个人躺在那个上铺的床上望天。学校的操场上几乎被一张挨一张的床塞满,在爷爷的床上躺腻了,就挪到旁边别人家的床上再躺一会儿,有时还怕别人看到,赶紧又回到了自己家的床上。
有件事至今我都觉得特别丢脸,在别人家的床铺上我还拿了一个毛主席像章。那个毛主席像章是乳白色的,下面的底托是透明的,不像那种红色的,看起来特别漂亮,小小的一枚。我偷偷塞到衣服兜里带回家,一直担心爷爷问起来,说谁家丢了像章。我害怕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敢告诉他。
地震棚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白天大人们上班,地震棚里没人,有些坏孩子就在地震棚里拉屎,还有的孩子在地震棚里放火,刚开始只是为了好玩儿点了一把火,没想到,火越烧越大,结果火势根本控制不了,最后只能靠救火车扑灭了大火。
地震棚搭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一次次的余震也很明显。一有余震,我们就睡在地震棚里,爷爷把塑料布放下,他和奶奶坐在塑料布外面扇着扇子给我们驱蚊子。
我不记得地震棚搭了多久之后被拆除了,一个月还是好几个月。
清早打开手机,全是唐山地震的消息,有人说被晃醒了。凌晨3点,我还去了趟厕所,没想到这一觉睡得这么死,醒来时已经是7:10分了。
我庆幸自己住在小院里,就算是地震,恐怕跑出去也要快很多。不像汶川地震那次,当时我正在15层的办公楼里坐在电脑前。下午14:28,刚刚上班没多久,脑袋忽然晕了一下,起初以为自己生病了,怎么回事,怎么忽然就头晕了?几秒钟之后,反应过来是地震了。办公室里只有我和邢工两个人,我抓起手袋就和邢工往门外走。
我们知道地震时不能坐电梯,此时楼道里全是人,大家都顺着楼梯往下走,没有什么惊慌失措,也没有叫喊,只有咚咚下楼的脚步声。往下走一层,心里就踏实一些。终于到了一层,街上已经站满了人。
起初以为是北京地震了,稍晚才知道是汶川地震了,8.0级。这次地震甚至比唐山大地震还厉害,离得那么远,震感还这么强烈。要不是因为地震,我根本不知道汶川这个地方。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地震。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睡觉时床边都放一瓶矿泉水,我知道即便被压在废墟里,只要有水也是可以活下来的。我还知道了,发生地震时如果来不及跑,一定要躲在卫生间这种狭小的地方,找一个夹角蹲下来,或者躲在桌子下面,护住头。
昨天的地震据说是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我有些不敢相信,相隔了44年竟然它的威力还存在着。
我们回到西街的院子,问老妈有没有感觉到地震了。老妈说感觉到了,她说当时她正在上厕所,感觉马桶好像都摇晃了,也就几秒钟。我们又问她有没有害怕,她说不害怕。我们再问家里的几个小动物有没有什么反应,小动物感知度比人灵敏,如果地震了它们会四处乱跑还会狂叫。老妈说,家里的两只猫和一条狗睡得比平时还香,看来宠物的性格也随了它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