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面试当中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讲讲你在上一家公司的工作”绝对会位列其中。对于这道必答题,你真的可以答得漂亮吗?
有的小伙伴喜欢有一说一,却通篇讲不出一个亮点,由于给面试官留不下深刻印象,最后直接就被鄙视了。另外一些小伙伴则擅长口若悬河、夸大其词,把自己的成绩吹嘘得天花乱坠。自以为洋洋得意,殊不知说多错多,一不留神就会被阅人无数的面试官发现破绽。面试后自我感觉特好,原本以为是超常发挥、志在必得,却未曾想最后收到的却是一封拒信。懊恼之余,还一脸懵圈,不知所以。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8568/88901592e5bb7612.jpg)
一、充分了解职位,知己知彼
面试时,面试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候选人和岗位的匹配度。所以,你的首要任务是要让面试官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你,并评测出你和岗位的匹配程度。
匹配度通常会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候选人的经验和能力是否符合当前职位的要求
2)候选人的性格特质是否能与其他团队成员互相融合
3)候选人的价值观、长远规划是否与公司发展有冲突
I. 经验和能力的展现,充分准备
其中第一项的经验和能力项,是面试官会花最多的时间来考察的一项内容,也是决定是否录用候选人的关键所在。
目标职位的要求,如经验、能力、资历等,在招聘广告中通常都会写得很清楚。所以,在介绍上一份工作经历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些需要的能力经验来讲述经历,而不能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毫无重点。
所以,面试前的头一天晚上,在自己的脑海里再过一遍,这个职位到底需要些什么样的经验和能力?怎样能在面试中展现出来自己在这方面的优秀?
比如某公司招聘项目管理职位,在职位要求中明确写出需要应聘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风险把控能力、思路清晰严谨。曾经就有面试者,尽管也做过项目管理的类似工作,但由于对这个职位认知不清晰,在面试中他极力突出自己擅长沟通协调、组织实施等能力,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但是却逻辑性很差,缺乏条理和对风险的思考。这样的特质,与岗位要求的严谨审慎的,明显是不符合的。被拒掉也就毫无意外了。
如果在现有的招聘信息中,我们无法挖掘到对目标职位在能力素质上的具体要求,但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做做调研了。找找有类似工作经验的朋友同学,让他们讲讲他们的工作内容,老板看重哪些品质,或者搜一搜类似行业类似职位的招聘广告,自己进行总结提炼吧。
在面试中,面试官最失望的就是,当他问道候选人“你对我们的公司了解吗?”“你知道这份工作主要是做什么”的时候,候选人要么一无所知,要么答的风马牛不相及,让面试官哭笑不得。不知道这一次又要耽误多少时间,来跟一个没有认真准备的候选人来面谈了。
相反,对面试的公司和职位有了充分调研的人,当他能够对面试官大大方方谈出对行业和职位的理解后,哪怕信息不是完全正确,也会博得面试官的好感。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认真和渴望。这些都是衡量能否录用一个员工的考虑因素之一。
II. 风格很难改变,做自己
而对面试官计划考察的第二、第三项,面试人的风格特质、价值观等是否能与团队融合的问题,其实面试前很难准备。如果事先对目标公司的企业文化、团队风格有所了解的话,需要先做自我评估,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而事先不能获取这些信息的话,也没有关系。对于个性、价值观、行事风格的部分,不必刻意去伪装,Be yourself 做自己就好了。毕竟,是否适合的结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面试官要是被你的一些假象风格所迷惑,勉强给了你Offer录用进去,真正开始工作后,当你发现和团队很难融合,与公司的文化格格不入时,真正难受的是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8568/364794c4fffe622e.jpg)
二、有故事,更有数据
资深的面试官对一个人的考察中,绝对不是只听他说了什么,而是更要深入挖掘他到底做过什么。任凭一个人把自己的能力专长讲得天花乱坠,但是没有事实情境支撑的话,阅人无数的面试官定然不会轻易相信。所以,你必须能有理有据的打动面试官,既能讲出好故事,更能用数据服人。
为了深入考察候选人的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和能力素质,面试官常常会让候选人来讲一个具体的事例来佐证。所以,记得在面试前,一定准备好两三个能拿出手的案例。不要等到面试的时候才临时组织,弄得措手不及。
除了能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建议用STAR框架来进行案例整理。也就是在你的案例中要包含这些要素:
S-Situation,你当时面临的场景是什么
T-Task (Target), 你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A-Action, 你做了什么行动
R-Result,你取得了什么成果
在讲述成果的时候,既不能吹嘘过度,也不能低调谦虚。多用可量化的数据来陈述,最能打动面试官。比如,销售业绩增长率,项目完成后的客户满意度,市场反馈等数据。
如果没有可量化的数据,那就多用对比。比如,你在部门绩效的排名,你和其他同事完成同一任务的效率差别,你在公司较之其他同事的晋升速度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在一众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要记住,面试官都是阅人无数,练就了“火眼金睛”,你讲的是真是假一听就能判断。千万不要瞎编乱造一个案例欺骗面试官,一旦面试官对你讲的内容有所怀疑的话,就会不断追问,验证真假,让谎言无所遁形。
在很多大公司,在给候选人发正式Offer之前,更会开展尽职调查。对候选人的工作职责、工作表现等通过对方HR、老板等深入调查了解。所以,在面试时,千万不要欺骗面试官,以为凭借一时的小聪明可以蒙混过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8568/848b580c11dce5f6.jpg)
三、不抱怨,善待“前任”
谈到上一份工作时,有些雷区一定不要踩。比如和前任公司(老板)的撕逼就万万要不得。
有些人会在面试中吐槽对上家公司的各种不满,比如说“我的老板对我很苛刻” 、“公司文化不太好”、“同事们总是挤兑我”等等。这些负面评价一旦表露后,马上会影响面对官对你的好感。面试官会想当然的推测——今天你当着别家公司的面揭露上家公司的丑事,抹黑前老板,那么改天你也会抹黑我们的公司。这样“口风不严”、又总是戾气很重的人,是面试官最不愿看到的人,能力再高也会被面试官直接Pass。
所以,就算你对上一份工作有一万个不满意,也不要在面试时发泄出任何不满意的情绪。毕竟,上家公司保你养家糊口,前老板于你也有提携之恩。如果你真的心有不满,也不必恶言相向。
万一,真有矫情的面试官问你——“你对上一份工作有什么不太满意的地方?”这时也别急着抱怨起老东家来,以免掉入面试官挖的坑里。除去谈论老东家的员工食堂太烂、老板不人性等等无法改变的事实外,你可以客观的指出上家公司在诸如内部管理、流程设计、人才发展等“对事不对人”的问题,不要掺杂任何个人情绪。让面试官知道你也是善于总结思考的人,如果还能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那就更好了。
当然,大家不要从一个极端掉到另一个极端,当被问道上述问题时,不但没有指出任何问题,反而大力夸奖起前东家,也会让面试官感觉你很违心。说得太感恩戴德了,又会让面试官认为你还没有下定决心,彻底与“前任”分手。
与过去告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始。你对待“前任”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现任”对你的看法。客观评价过往,并常怀感恩之心,你会更容易被未来的新老板信任并接纳。而靠吹嘘自己、贬低他人的手段勉强通过面试的人,却经不起太长时间的检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8568/36a62b22015ce3a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