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行文顺序:
1,你所拥有的知识不在于你记忆了多少,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2,几个学习与记忆机制的实验:
精细编码提供更多提取线索;
提取线索丰富有助于回忆;
3,死板记忆记忆时没有深入理解知识,能记住但不能用
理解记忆,知识中包含无数相关记忆和提取线索
4,线索依赖性遗忘——在回忆的时候如果不能呈现当初记忆时的某些关键线索,就可能导致提取不出大脑中存放的目标记忆。
5,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后理解得更深刻。
6、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
7,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时,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
8,遇到新问题,对其抽象,抓取本质,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的知识
9,具体操作:
养成主动回顾前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的习惯;
创造回忆的机会,通过与别人讨论或讲给别人听、整理笔记、书写;
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
抽象和推广;
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样本越多越好,警惕“沉默的证据”、时候偏见,自利归因;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
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记住一般性原理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不仅是位置,有研究表明就连当时的环境、味道、声音都被作为提取线索和记忆编码在一块了。
我们甚至会把语言背景作为线索编码进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