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村旧事

作者: 浮光_掠影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23:54 被阅读0次

楔子

金戈村,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自然村。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习惯了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这里的孩子们很单纯,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理想和抱负,从小就地滚着地粘,跟着大人走的是尘土飞扬或是一脚踩去泥浆四溅的泥泞小路,他们身上除了骨子里父母遗传的泥土味,来到世上接触的还是泥土。所以10岁的阿帅写题为巜二十年后你想干什么》的作文时,他不假思索挥笔写下:二十年后我还在金戈村种田。

12岁的平儿和13岁的麻仔却不一样,她们不想苦死在金戈村。

也许她们是女孩的缘故,每天放学后要挑草喂猪,洗衣做饭,她们好羡慕电影里大城市的女孩,人家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扎高高的马尾辫,住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而自己坐在低矮的老灶后,任火剪掏红的锅堂里烟熏火燎。蚊虫叮咬的皮肤上像洒了一地红豆。她们穿的是姐姐们嫌小的衣裤鞋袜,吃的是总也喝不饱的薄粥。这样穷苦的日子,何时是尽头?

两个孩子嘀咕嘀咕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天麻仔悄悄地把平儿喊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01

上世纪八十年代。夜幕笼罩下的金戈村。

那是个暑假后期,时令已进中秋,早晚凉意袭人。棉花的叶子已枯了一圈,稻穗也垂了头像困极了的孩子,急等一双手轻轻一托立马会躺下。

下午5点多,猪圈里的猪已嗷嗷的叫着,该是喂夜食的时候了。

平儿和麻仔是表姐妹,她们住的房子合用的一座山墙,共出一个门楼,她们两家姐妹众多,平儿家兄妹7个。麻仔家兄妹6个。两家屋后的猪圈也排在一起。每到傍晚,两个人都会把挑回的猪草泡洗、切碎,然后从锅膛里端出蒸好的猪食罐,倒出猪食放在提桶里跟猪草一起搅绊均匀。然后两个人歪着屁股一拐一拐的一起去喂猪。

可是,那天没见两个丫头去喂猪。巷子里炊烟四起时,大人们收工回来,听到圈里杀猪般的叫声,很是来火,死丫头又疯哪里去了,猪食也不喂。等大人们喂好猪,烧好晚饭。煤烟灯举着袅袅的黑烟,摇曳着一豆灯火照亮茅屋时,还是没见两人回来,这下家人有点急了,于是两家人,分头行动,去她们同学老师家一一寻找也没找到。

天,全黑下来了,蚊子像唱戏一样唱出一条声。墙角蟋蟀唧唧的叫声此刻更让人心烦意乱。大家一路找寻一路叫着她俩的名字,通庄找遍了还是没找到……这下两家全慌了。

不知是谁想起去大队部让通讯员广播一下,请看到孩子的叫她们回家。高音喇叭的声音本就刺耳,加上播音的老黎急促的语气,让这个仲秋的夜晚显得提心吊胆。

02

在去往东台的路上,平儿和麻仔一路小跑,看看那个让她们饱受辛苦的村子离她越来越远,两个孩子像快乐的小鸟,高兴得想飞。她俩商议着,只要找到汽车站,想去哪就去哪。

路上行人并不多,而且,那时除了木船,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大家都是步行,所以两个孩子在路上走,并没有引起大人的关注。

从金戈到东台大概有20多里路,麻仔的父亲曾带她去过东台,所以凭着依稀的记忆,没走多少弯路两人并摸到了东台汽车站。

此时,夜幕已降临,车站里稀稀拉拉没多少候车的。

相关文章

  • 金戈村旧事

    楔子 金戈村,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自然村。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习惯了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

  • 陶庄镇乌金垛自然村古村材料(二)

    金戈村的概况 陶庄镇的金戈村是由乌金垛、北戈堡两个自然村组成的,陶庄至东台公路横穿两村而过。 乌金垛是在...

  • 关于在全市推广金冢子镇“北南戈模式”的建议

    一、北南戈村基本情况 北南戈村位于金冢子镇南部,全村土地共1098亩,全部为红板岩地质,贫瘠缺水,农业基础条件差。...

  • 夫戈旧事

    我第一次见到夫戈的时候是在冬天,上海下了雪,细细密密的雪积在树枝上,细长些的枝干被压得微微弯,风一吹,晃晃悠悠落一...

  • 请爱护我们的古银杏树

    文/金戈村村民唐金秀 昨天,泰州园林局园林养护专家陈明赞主任一行冒着酷暑来到我们金戈村,对古银杏树进行...

  • 游诸葛八卦村

    徜徉古村时空穿,依稀金戈声回还。 一生忠义为汉室,丹心留史千年传。

  • 郾城是一首诗

    曾吟 绵延几万飘醇香 金戈几多淌英魂 谁知 风沙几起葬往事 岁月几弄无旧事 谁言 歌舞几声梦往生 呢喃几言保世事 ...

  • 荒漠

    一眼大漠苍凉,朔风残日。黄沙堆积历代旧事,白骨重塑铁马金戈。一人仗剑,浪迹天涯。空喊,无回声。生机无觅,沙...

  • 无题

    春夏秋冬古贤村, 酸甜苦辣今一生。 黄河终弗戢弓戈, 金堤始皇尘与功。

  • 娶你就有“福”

    文/金戈云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戈村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wp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