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留疑惑”的美妙

“保留疑惑”的美妙

作者: 析异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3:11 被阅读0次

和爸妈一起吃饭,他们聊起“红薯馒头”的话题,说当年可以吃到红薯馒头多么幸福,红薯馒头的制作工序多么复杂云云。这时我脑海中涌现很多想法,差点就脱口而出,但被我小小的掐断了,他们静静地讲完,脸上流露出类似费玉清唱《一剪梅》时的美好。

其实有时候保留疑惑挺好的,像汽车尾气中的隔离带,给这个城市带来一点小清新。

像上面那个例子,我当然可以问出我的问题。在我妈说甜甜的、还劲道时,问一句“有那么好吃吗?” 我妈“嗯”——话题终结。在她说“要削皮,切片,晾晒”时,问一句“什么味道的?”我妈“红薯味的”——话题终结。在她说要比高粱面或者玉米面做的馒头好吃多了时,问一句“啊?那我又没吃过。”我妈“嗯,现在没得吃了”——话题终结……

毕竟倾听的奥义不是流露自己内心的诉求,而是看到对方通过表达希望向你传递什么。这个世界很嘈杂,保留疑惑不一定模糊沟通,像我,完整的想到了父母向我描述的忆往昔的画面,也知道了他们的一个喜好,又了解了他们过往人生中的一个片段。

喜欢《奇葩说》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节目把很多东西放到台面上讲,最终并不会给一个问题下定论。你从他们的辩论中坚定立场或者改变立场,却又不得不承认,每个立场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选择过怎样的人生,吸收怎样的观点当然是你的事,真正摇摆不定时,就保留疑惑吧。

为什么会有保留疑惑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解决问题无非两种“可以解决”“不可以解决”。借用李笑来老师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问题,目前你找不到答案,就像门上了锁找不到钥匙。如果你当时就可以解决那么证明钥匙就在你手上,可你无法立即解决,就说明钥匙在别处。答案也在别处,不可以解决不代表不解决,只是当下的条件没有达到要求。或许找的方向错了,或许一时没找到解决的方法。

保留疑惑还有一个可爱之处就是,在你停下一段时间之后,突然“顿悟”。每当提起“顿悟”这个心理学词语都觉得挺玄学的,就什么都没做哪怕发呆问题突然解决了吗?对,难道你没有一拍脑门发现钥匙藏在内口袋的时候吗。最喜欢的影片是《楚门的世界》,莫名其妙的喜欢。有一次突然看到“观念的世界”这几个字,就找到了喜欢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在观念中的世界,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吸收和接触各种各样观念的人,也极富包容心。这其实也是对抗观念世界的一种方式吧。如果所有的观念都已在世界观中定型,那么我们会固守一隅,不再对科学和社会探索,丧失掉好奇心,也失去更多的成长机会。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里面提到“尽可能保持我的疑问,而不是直接把它变成我理解的东西,哪怕这样我会承受很多未知的焦虑”。我们新学到一些东西,为求方便,自然而然的把它同化到我们可理解的体系。看似学了很多知识,久而久之,不过是对过去知识的重温而已。

不用遇到一个事物都把它挤压成我们认识的形状,保有余地,也给大脑更多的思考空间。有时候人的有趣就在于,你以为的你以为不一定是你以为。有趣的人不偏执,保留疑问,也算是我们和知识之间的追逐游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留疑惑”的美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z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