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办公室,因为一位同事接了一通婆婆打来的询问家中某个东西放在哪里的电话,然后就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控诉婆婆的热闹非凡的讨论。
这样的讨论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过,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曾经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用同事哥哥的一句话来说“婆媳关系是农村三大难题之首,足见其难”,所以好像对婆婆的控诉也是理所应当的。可是,理所应当就合情合理吗?婆媳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家庭的婆媳矛盾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为何就那么难相处呢?
首先,婆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情感基础。
婆婆对媳妇没有生养之恩,所以彼此之间是没有感情基础的,这就给彼此理解带来了困难。彼此之间不可能像母子和母女之间那么有担待。这可能是婆媳之间最大的问题吧。身份角色本就不同,所以婆媳之间都不要对彼此抱有太大的幻想。婆婆不要希望媳妇可以像女儿一样对自己知冷知热、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言听计从;媳妇也不要期望婆婆可以真正把自己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呵护、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看清自己的身份、认清对方的身份,彼此之间没有那么多“非分之想”,心态放端正了,婆媳之间位置都摆正了,一些痛苦不平自然就少了。 期望少了,要求少了,失望自然就少,怨恨自然也就少了。
其次,婆媳之间没有磨合期,直接生活在一起,问题自然多。媳妇因为跟她的儿子情投意合,所以嫁到了婆婆家,媳妇对婆婆来说,就是空降。婆媳之间又不像夫妻之间———婚前还有一段时间的相处磨合期,就直接住在了一起。生活习惯不同、两代人的代沟、育儿观念不同、甚至饮食习惯不同都会成为矛盾。这个问题,有条件的家庭可能会避免,婚后与公婆分开住,这种彼此习惯磨合上的矛盾就会少很多。可是大多数家庭没有这个条件,或者小孩出生后就丧失了这种条件。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实,彼此包容。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什么习惯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愿意改变,都可以改过来。任何关系想要长久,都需要彼此之间的包容与忍让。你退一步,我退一步,自然家和万事兴。其实,婆媳之间从来不需要真正亲如母女,婆婆自有女儿,媳妇自有妈,婆媳之间需要的就是一种平衡。彼此对对方都说的过去就可以。婆婆可以不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但至少要把媳妇当成一个晚辈一样去帮助、去关怀!媳妇可以不把婆婆当亲妈一样去关爱,但是至少把婆婆当成一个长辈一样去尊敬、去关怀!
再次,婆媳之间可能总会有一个蛮不讲理、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存在。这时候需要的就是摆正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没有必要因为对方而气死自己,天天像个怨妇一样,怨气填满心胸!张嘴全是对方的缺点,恨不得对方不存在!
我是一名女性,所以我必然会经历妈妈的宝贝女儿、婆婆的媳妇、孩子的妈妈、儿媳妇的婆婆这几个角色。我也经历过对婆婆的愤怒、埋怨、失望等情绪。可是痛苦过后,认真思索走出来后,反而觉得彼此之间维持淡淡的情感、淡淡的理解、淡淡的关怀、淡淡的尊重就刚好!实在不行,就为了自己身体健康着想,为了自己的生活着想,也要看开、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