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背景:
总是苦苦寻找生活中有什么能够让自己强大的武功秘籍,因此看上了这本《刻意练习》
知识介绍: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有反馈,走出舒适区,持续专注,大量反复,思考如何提高,构建并调整自己心理表征的学习过程。
心理表征: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在你心中浮现的那个形象就是你对蒙娜丽莎的心理表征。 有些人模糊,有些人具体。
知识联想:
核心一问:“如何提高……?”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去综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打破各个知识的壁垒,将各种知识信息联系起来组成“数据块”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并且对这些数据块不断进行实践打磨,方便随意调用入工作记忆中。 而我认为,各个数据块结成的结构就是心理表征。
具体方法:建立在“核心一问”+实践的基础上。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获得反馈。在《刻意练习》中,为你提供反馈的可以是①导师。 ②心理表征。 自学者一般是通过②心理表征给自己提供反馈。 在富兰克林的《穷理查宝典》中,介绍了富兰克林的成长方法:对标——设立一个标准,看自己能不能打到这个标准,从而发现问题,才有机会不断解决问题。《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也介绍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时候,参考了《观察家》杂志的文章作为自己的标准。而在现代, 网上可以有一大堆的资料可供参考。
二, 发现拆解问题。 获得反馈,我们大概了解“差标准有多少”,然后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更详细的“定位”。在《刻意练习》中,介绍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放大自己的问题”。当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有可能只是技能的一两个部分拖累了你, 你需要做得是走出舒适区,提高挑战难度,彻底暴露出自己的问题。 发现了自己问题部分,再不断拆解,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解决的目标,为后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做准备。
三,针对、专注地解决问题。 在我们拆解问题为一个个可执行的目标后,我们就要着手解决那些问题了。 也许问题会很多,但我们可以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先解决。 然后就需要我们专注了。 《刻意练习》给出专注的方法:进行短时间的专注。(因为没人一上来就可以几小时的专注) 这里可以想到“番茄工作法” ,先设定一个小小番茄钟25分钟的专注时间去解决相应问题。(注意:选取的25分钟目标要能在25分钟左右完成,类似“一个萝卜一个坑”。)
提高解决技能的方法:联系不同知识。
技能说到底还是要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当我们遇到一个生活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也许需要将其他知识串联起来,一起解决问题。 正如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的写道“钥匙不在锁头上,要在别处找钥匙”。这里粗略的提供一些方法。
一,获取知识→建立模型→建立结构。 斯科特杨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出,在获得知识后,要将知识进行精简,然后理解知识,再将各种知识结合起来。
二,提出“万物疑问”。 公众号千古刘传曾介绍了知识管理方法,其中有一种将很多知识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问。 可以提虚无类的题目,比如人为什么活在世界上。 还可以提实际类题目,比如如何追女孩。 然后努力回想自己的知识,来给出问题的答案。
三,实践实践再实践。 实践是最好的发现问题,结合知识的方法
以上种种方法,实行的过程就是“改善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实践:
辩论:如何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
在多次打辩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于对方所说的论点很懵逼,并且有种“TA说的针对”的感觉。 这说明我的问题是:①缺乏对论的分析能力。 ②缺乏反驳能力。
怎么办:①在看文章的时候,分别找出文章的论点+证据。 ②运用自己学到的“反驳三套”去找辩词和文章来进行反驳。
预期标准:①听别人的论的时候能很清晰的在脑子中罗列出论的论点和证据。 ②听到任何论点心中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反驳的点。
《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强调的一个知识点是:划小圈。——就是找到一项技能的基础,不断打造。 辩论中的基础技能应该就是分析技能和反驳技能了。
感想
读了《刻意练习》之后,我想到关于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表征”——改变现实。 很多人对知识的心理表征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的,现在的我也在努力摆脱这个观念。 为此,我想到了对“改变现实”更具体的描述。 比如预测,当年看《银河帝国》时候接触到一种虚构的科学“心理史学”——通过控制人们的心理来决定历史的走向。 当时只觉得这个事情很荒谬——整个人类族群的内心怎么可能被操控的嘛,那无数的变数是不可能计算的。 现在我仍然认为“心理史学”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操控现实的“胆大包天”可以应用在我们看待知识的观念上。 又比如看了一部动漫《乱步奇谭》,里面的Boss发明了一种公式,是一个“现实决定论”,输入特定的值,就能得到特定的现实,这也是操控现实的一个例子。
不得不承认,知识改变现实并不容易,但是这绝对不是不可能的。我从来对知识的认知都是“一个人懂得真多,真厉害!厉害在哪?TA的气质啊,TA的谈吐啊,TA的……” 总结一句话:知识除了装逼外没什么屁用。 现在真是对此观念后悔不已,于是就让我“胆大包天”一番,从此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够操控现实、改变现实,并且付诸实践。 ——你看到了,上面文字就是我的实践。
欸,以前由于错误的观念,总是对价值性书籍(比如各种哲学书,散文)报以神秘的敬畏,对功利性书籍报以不屑和鄙薄。 但是内心之中是想要读功利性书籍的,为此在渴望与鄙薄的矛盾中挣扎徘徊,但就在刚刚,我想清楚了“价值性书籍”与“功利性书籍”的关系。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王阳明一切心法》这期节目中说到,什么是幸福?幸福很简单,只需要两个构成要素:目标和通往目标的路。 那我想,“价值性书籍”给我们以人生的目标,“功利性书籍”给我们以通往人生目标(当然是大的人生目标拆解后的一个个实际目标)的道路。所以我觉得,能够在书中找到目标和道路,就是一种幸福。
晚安,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