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梦的时候,感受是无比真实的:你发觉自己正在干一件事,却没察觉到自己为何会置身于此。你回到了童年,或是居然长出了翅膀、飞上了天,对此你也没有感到奇怪。唯有醒来之后,你才意识到,你在做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d78820d536130071.jpg)
生活其实也差不多。我们很难想起自己为何会置身于此,为什么做着正在做的事,为什么相信我们相信的东西。
回想一下,你每天上班走哪条路?用什么方式刷牙?习惯睡在床的哪一边?喝什么口味的咖啡?这些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那些你坚信不疑的信念以及深入骨髓的观点,都是从何而来的?在哪一天,哪一个时刻,你宣布自己是个自由派、保守派或其他任何派别?在这些信念中,哪些是你百分百的自主选择?哪些是社群、学校和家庭灌输给你的?很难说得清。
对于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眼下自己就在此地,于是就继续走下去了。我们像梦游一般走过人生,只会遵照早已熟悉的方式处世。作选择的时候,我们会基于习惯,而非心中的热望。我们不断加固同样的信念,得出同样的想法,作出同样的选择,于是得到同样的结果。
过去昭示着未来,此话一点不假。我们过往的选择影响了今日的举动。通过重复昨天的行为,我们将自己拽入毫无二致的、可以预测的明天。
有个词叫作“标新立异”,确实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这4个字背后隐含的意思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循守旧”的。这话真实到扎心的地步。从很小的时候起,大人就教育我们:不许捣乱,别瞎折腾,要尽一切努力融入群体——而且还不能被别人看出来你在努力。
渐渐地,我们被他人的信念塑造,我们发觉自己踏上了一条被别人重复了无数次的老路。我们遵循着他人指出的方向,可那些人既不认识我们,也压根不知道我们想去哪里。我们在别人画好的线稿上涂色。结果就是,我们沦为自己人生的配角。
在训导之下,我们学会了向外界寻找补丁,来补缀内在的空洞——我们相信陌生人胜过相信自己。这样的训导在自助与励志领域相当吃得开——“X的三大法则”“Y的五个秘密”,诸如此类的东西俯拾皆是。在日益精妙的算法加持之下,公司与政府机构对我们的了解胜过了我们自己——这让我们变得更容易被控制和操纵。
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注定可以追求更多,实现更多。也就是说,命运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肯定不是为了做那些琐碎惯常之事。可是我们感觉得到,那些违背天性的教导和指令把我们牢牢地束缚住了。于是渐渐地,我们沉溺于那个原本想要逃离的现实。
为了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付出了代价——背叛自己本真的模样,也与内在的天赋失去了联系。
在你的内在,有一座巨大的、未经开启的智慧宝库。你拥有的每一种体验、听过的每一个故事、见过的每一个人、读过的每一本书、犯过的每一个错误,还有你生而为人那每一段既凌乱又美好的存在,所有这一切合在一起,构成了你。令你成为你的这所有一切,就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型宝藏。
可这些智慧都被掩藏起来了。覆盖其上的,是你戴的面具、你扮演的角色,以及长达数十年的来自社会的训导。这些训导告诉你:要像老师那样思考,要像父母那样思考,要像周围人那样思考,要像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和意见领袖那样思考……像任何人都行,就是别像你自己。
结果就是,我们变得难以认清自己了。有太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模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76201/a067c6781dfa3b76.jpg)
事实是这样的:在做“自己”这件事上,没人能比得过你自己。天地之间,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此前不曾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如果你的所思所想是你的延展,如果你正在建造的东西是你独特天赋的产物,那么你必然会独树一帜;可是,如果你压抑自己,不去认领内在的智慧,那就再没有人能领走它了。那份智慧将散佚不见,无论是对你来说还是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