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你好

作者: 九尾喵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0:29 被阅读316次

                                                     

    文 | 九尾喵丿

    期待是一把量尺,爱是一个量杯。    ——题记

    我们经常会把期待和爱混淆,搞不懂为什么我是为了对方好,对方就是不领情呢,其实倒回来仔细审视我们的心,我们真的是为了对方好吗?

    我想想很多时候我是期待别人如自己所愿,不是如ta所是。我们在对待陌生或者不熟悉但我们有求于ta的人,我们知道先投其所好,再谈事儿,但我们对关系越近的人,越想如自己所愿,压根儿想不到投其所好,你就该满足我的期待,最好你都听我的,不能有你自己,最后冠名以“爱”。当然,一个要抓,一个就逃,然后抓的逃的都伤心垂泪。

    反省我自己的一些事,有的没有如自己所愿,但并不妨碍我,因为我的期待份量很少,如自己所愿当然最好了,不是,那也没什么。有的期待份量很大,一旦落空,不单是失望,更是不舍,不舍得放弃,哪怕现实中看起来已经放弃,内心的那根线仍然藕断丝连。内心不承认,仍然执着于期待的实现。ta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不接受。其实这里就牵扯到人们经常说的“放过”,放过自己,放过他人。无法放过自己,斩断期待,就始终会卡在那儿。不行,你一定要满足我的期待,你现在这个样子不是我心中想要的形象,想要的样子,我拒绝接受。由此我脑海里浮出一个形象:站在商店门口一定要买,不买不走,撒泼打滚的小孩形象。这股力量把自己给定住了,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只有期待被满足这一个开关可以打通。

    期待是疯长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时候被长期有条件地爱,长大了也很难不有条件地接受自己,有条件地接受他人。如果他超出“我”的预期,那连爱都不要给他,直到他如自己所愿,满足自己的期待。

    比较悲惨的是,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是被有条件地爱着。

    比如做父母的会在孩子考得没有满足自己期待的时候,甩脸色给孩子,第一时间讲道理哪儿哪儿没做到。说!你哪儿没有做到,哪儿做错了?教训、打、骂…

    那有家长就会跳出来说,难道不该这样吗?孩子做得不好我总是要教育的。说这话,真的要好好回想,仔细分析分辨下,自己是真的想教育孩子,还是因为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心里落空了,像踩楼梯一个不小心一脚落空,第一时间怪楼梯怪运气,cao,真倒霉~心里不爽,情绪需要这样一个便捷又无需负责的出口。

    因为顾虑孩子要科科优秀以后才有出息,才能找到工作。这总是为孩子着想吧。自己当初有做到吗?自己如果有遗憾,有可能是自己没有做到,于是特别期待孩子能够做到。

    那么,你仍然可能会说,我就是想教育他,让他更加努力,这有什么不对吗?

    换自己在工作上受挫,你肯定想接受的是伴侣的拥抱、理解、安慰,对你说:“亲爱的,没关系,工作总有变数。咱们好久没有出去吃大餐,今天我请你。正好今天咱们都有空,吃完要不我陪一起去逛街。”

    假如你的伴侣是酱紫:你这里做得不对啊,这儿也有问题,我早就告诉你,叫你改,你不听,现在遇到问题了吧。我再给你分析下你哪儿有问题。

    呵呵呵~

    面对第二种回应,保准没有倾诉的欲望。谁想受挫了还被教训呢?那面对孩子的教育,马上就不同了,孩子就要受些挫折,做得不好就要分析批评。我是在教育他,我是为了他好,以后他就知道感谢我了。

    这是你的期待,不是孩子的。这是你想要的,不是你对孩子的爱,孩子想要的是拥抱、理解、安慰,甚至请ta吃大餐消解消解情绪。

    期待,它是一把量尺,低了再降,高了再高,永无止境。不会因为满足了,达到了某个刻度,可以得永生。到头来,自己也不知为大大小小多少期待努力过,达到了多少个刻度。太多标记在这把叫做期待的量尺,早已分不清。感觉迷茫,到底为了什么呢?达到了,好像的确是得到了,可仍然空落落的。I don't know why.Because that's not what you want.It's others'.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因为那是别人想要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爱,它是一个量杯,少了能给出的就少,多了能给的就越多。它记录着爱,即使当事人已经不知是否得到过爱,得到的爱多还是期待多,即使当事人自我欺骗,相信是爱多,不是期待多,留存的爱的刻度也无法欺骗。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图二源自心理师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图三源自pixabay,其余源自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告知,删

    微博状态版本,前面加的部分:

    我一直在找自己痛苦的原因,即使抑郁了,最大的支柱仍是自己,别人最多多煽一把火。也说不上痛苦,因为感受是混沌的,摸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又敏感,有种被迫害妄想的倾向。

    逐渐我清晰了一个点:减少对自己对别人的期待,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责怪别人可以当临时的一个出口,可以让情绪得到发泄,出出气。发完,要面对的是自己,不是别人来面对,不是掺合别人的事。

    1.别人做没做到是别人的事,我可以有期待,但别人也可以选择满足我的期待,或拒绝满足,我也是一样。

    2.第一条延伸,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得到一些东西,无法改变一些事实。例如小时候,不管多想改变小时候的经历,多心疼小时候的自己,都无法改变。我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给予我爱,而不是如他们期待的,给我期待,给我他们想要的,去除他们的焦虑。可是他们就是做不到。他们习惯了从小由我照顾感受,因为已经习惯了感受被我照顾,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长年没有照顾我的感受,觉得我的事都是小事,他们的事都是大事,都是为我好。我想他们照顾我的感受,可是他们真的不会照顾我的感受,他们已经是这样的模式了,以他们目前的情况,很难改变。他们无法面对我说鼓励的话,他们就是要说否定的话。我的确面对他们的观念束手无策,我放下对他们的这些期待,放下期待改变他们的期待,接受事实,接受我们的确在观念上大不同,甚至观念发生冲突。


    关于“期待”的思考分析源自,萨提亚疗愈作者丛扬洋的《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强烈推荐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为你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m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