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亲子教育
4岁天才男孩传授“成功学”走红:孩子牛不牛,主要看家长狠不狠!

4岁天才男孩传授“成功学”走红:孩子牛不牛,主要看家长狠不狠!

作者: ahaschool第二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15:12 被阅读0次

一提起“神童”,不少家长都会羡慕嫉妒恨:

娃和娃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不过最近全网疯传的4岁男童曦曦举办粉丝见面会,给大人传授“成功学”的视频,却看得我毛骨悚然:

“物竞天择,是自然法则。没有追赶,你不会奔跑,没有竞争,你不会成长。”

“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

一个4岁男孩,幼儿园还没毕业,却比很多成年人活的更通透?

这究竟是“天才”,还是“怪物”?

直到曦曦的成长经历被扒,大家才发现:“天才”、“神童”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可怕!

一手把曦曦打造成天才神童的男人,叫做陈光,他是曦曦的父亲,也是一名号称能创造脑力奇迹的“记忆大师”。

想要推广自己的记忆理念,最好的广告是什么?

那当然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

3岁给大家科普“二八法则”、“破窗理论”,4岁与成年人对谈“成功鸡汤”……

孩子超能记忆与天才行为的背后,恐怕更多的是家长教育观的扭曲!


01

看得到的光鲜,背后全是辛酸

曦曦的故事,让我也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期综艺,一个4岁的男孩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台下的家长齐声惊呼:神童!

可是男孩背完李白的《静夜思》之后,现场评委即兴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

结果男孩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只要孩子在人前能够充分展示“神童”光环,那么他背了什么,做了什么,真的重要吗?

在网上随便一搜,这样“神童”层出不穷,只有观众想不到,没有家长不能造:

5岁女孩能背圆周率小数点后3020位:

4岁孩子能熟背世界200多个国家的首都名称:

5岁男孩一分钟能敲鼓1020下:

是这些孩子真的天赋异禀?

英国曾经有个十分火爆的电视节目叫做《天才儿童》,一位解说员就揭秘道:“每一位天才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位目标明确的家长”。

8岁的约书亚,在小小展露自己的象棋天赋后,就开启了“暗无天日”的人生!

母亲专程辞职,一手帮他打造了“棋王养成计划”:每年参加200多场联赛,再加1万个小时的训练,5年成为棋王。

华裔天才龙吟,10岁就已经通过钢琴最高级别的考试,还加入了世界著名高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成为会员。

可光鲜背后的代价,却是无比“悲惨的童年”:父亲为了培养他,辞掉香港警察的工作,举家搬到英国,将他成长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看过这个节目的观众无不感慨,哪有什么天生牛娃,不过都是狠心爸妈!


02

中国家长不怕苦,就怕“慢”

前一阵,朋友圈都在传一个段子:

虽然回答充满戏谑,但却不掩扎心事实:

中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焦虑无处不在

“你家孩子4岁了,居然什么班都没报?

“我带孩子上幼升小,跟其他家长聊下来才发现,人家孩子钢琴、厨艺、英语、奥数都学了一年多了,我家都已经落后太多……”

“那可不是!我儿子才上一年级,班里好几个同学课外把二年级语、数、外都学完了……”

养孩子,中国家长不怕苦,就怕“慢”!

不管牛娃还是普娃,大多都逃不过“被催熟”的命运!

都说,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

这个离北大、清华只有3公里的地方,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帝都第一教育地标。

10月底,天猫双十一还没开始,补习班的“双十一”已经如火如荼。

在黄庄,没有不上课外班的孩子。

若想在冲击北大、清华的路上弯道超车,就更得抓住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的机会,抢一张名校入场券。

黄庄的老师说:“黄庄超前学的浓度是最高的。”

黄庄的家长,为了攒课,会自己去请本地、外地的名师、牛师。

甚至为了节约跑补习班的时间,砸重金,买下单价9万7的黄庄老破小。

黄庄的孩子们,也早早看清局势:你不学可别人还在学啊,根本不敢停下……

教育在这里,早已不是静待思想的萌芽,而是“成王败寇”的厮杀!

可三年的知识量,逼孩子一年学完,真的能制造出“学霸”?

一个当数学老师的朋友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一年级刚开学不久,他发现课堂上很多孩子不认真听讲,课后做的,很多都是补习机构布置的奥数作业、思维作业。

于是,他专门出了一套测验,测测孩子们上一阶段知识的掌握水平。

结果大出意料,全班49个孩子,只有20人全对;

没拿满分的孩子中,很多还是补习机构的“数学牛娃”……

学习上一味图多,图快,却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越往深里学,越会暴露学习思维的短板,最终“牛娃变普娃”,重唱“伤仲永”。


03

教育慢慢来,比较快

之前看过一部经典的电影《天才少女》,里面或许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电影小主人公玛丽继承了妈妈的天才大脑,对数学学习颇有天赋。

玛丽的外婆认为,天赋不应该浪费,每一个天才,都应肩负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玛丽应该像她的母亲一样,成为伟大的数学家。

可亲眼目睹了玛丽母亲抑郁自杀的全过程,玛丽的舅舅认为,她首先是个孩子,其次才是天才

玛丽更应该像个普通孩子那样生活,能有朋友,能玩,能开心……

从事教育近70年的于漪老师曾说:“教育本是细水长流的事业,最忌功利。”

那些真正站上世界巅峰的牛人们,靠的也不是抢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初中时,就已经展露了过人的数学天赋。

可本身就是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却并不急着教他数学,而是让他学《孟子》,自己看感兴趣的书。告诉他:“慢慢来,不要急!”

多年后,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感慨道:“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卢梭曾在《爱弥儿》里写道: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极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无论知识学习还是人格发展,无不遵循这样的自然规律!

为人父母,谁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条件,

但千万记住,别超前教育,过分鸡娃!

教育孩子这个事,慢慢来,比较快!

相关文章

  • 4岁天才男孩传授“成功学”走红:孩子牛不牛,主要看家长狠不狠!

    一提起“神童”,不少家长都会羡慕嫉妒恨: 娃和娃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不过最近全网疯传的4岁男童曦曦举办粉丝见...

  • 爹和孩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家长最亮的镜子。 孩子怂不怂主要看家长,家长牛不牛主要看孩子。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舵手,...

  • 《狠霸天》

    《狠霸天》——李宗奇 观音骑吼,老君青牛。 谛听伏地,文殊坐狮。 大慈似狠,大奸像善。 光明门里,俱狠角色。

  • 牛不牛?看结果

    77/365 20191130 领导看成绩,员工优秀与否,用结果说话。 没有苦劳、辛劳,不出结果,等于零。 ...

  • # 塔罗案例分析 # 再见前任,过程煎熬,结果放松。

    #无牌阵# 问卜背景:想知道他对我的感觉,狠不狠我,讨不讨厌我? May:整体牌面上看对方对你既没有狠也没有讨厌,...

  • 不狠不父亲

    很凑巧,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父亲所在的单位,和父亲当起了同事。 当时的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挑战。...

  • 不狠不父亲

    很凑巧,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父亲所在的单位,和父亲当起了同事。 当时的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挑...

  • 【剽悍牛班】要想“牛”,必须“狠”

    之所以成为牛人,必有其过人之处。 培养自己的优势,必有狠招。 今天,班主任总结了牛人必备三大狠招。 持续利他 利他...

  • 牛奶,也看牛不牛

    “妈,给我煮杯牛奶呗,这样兴许我会睡个好觉。”这是中国孩子都会触及的物品,牛奶,它是由奶牛身上汲取,然后通常会人工...

  • 瓷器鉴定公司:收藏眼力是如何练出来的

    在收藏界有一句俗语:眼力不狠,收藏不真。藏家往往因为眼力不够“狠”就被打眼,行家的“眼力”往往不够“狠”,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岁天才男孩传授“成功学”走红:孩子牛不牛,主要看家长狠不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n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