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第一次的正式尝试,本来想着是8点要到公司的,结果“迟到”了13分钟。
说一下这次尝试的体验,这次体验感觉在工作时间比较有精神。
在晚上23点半左右睡觉,有些睡不着,但是没有从床上起来,而是选择做了一下冥想,之后听了一会音频节目,最后迷迷糊糊睡着了,我估计我是0点左右睡着的。
早上第一次醒来的时间是4点50左右,看到这个时间,想到自己大概只睡了5小时,为了保证工作时间不犯困,选择再继续睡一会,就这样睡到了7点左右。
这时我觉得提前一个小时,应该能够保证8点到公司,于是写了一个日记,煮了鸡蛋,结果你也知道的“迟到”了13分钟。
我发现当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念头,就是提早了这么多,做什么都可以慢慢来。
这算是我早睡早起全过程。
下面来说说我的感想,这次行动基本算是成功,也没有看出有什么明显的不好之处。
按照过去的做法,我会开始想,早起应该做些什么。
但是这次我并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我注意到自己平时想法太过于乐观,容易将事情想得简单,而把注意到放到这件事做成之后的事,结果发现这件事都没有做成,那么提前想好的事都是一种空想或白日梦。
经历早睡早起,其实面临了一系列的取舍问题,就是什么事一定要做,什么事可以放下晚一些甚至不做。而且我做事特别是关于习惯的,我都是喜欢默认的习惯我要做一辈子,然后以这个作为条件进行思考和设计。
但是仔细想想,很少有什么习惯是能够陪伴一辈子的,当然吃饭,睡觉,洗脸刷牙这种不算,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一上来就一辈子给自己太大压力。并且保持一辈子也是有成本的,也就意味着做了这件事,就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
是不是不直观,我假设,晚上要做5件事(习惯)需要花费2个小时,那么想要做点其他的事,会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当然这可能有些极端,但是现实会和这差不多。
而应对的办法就是,让晚上做的事可以有弹性,能够替换,当有更重要的事到来时,可以能够有时间去面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