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也对自媒体充满了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很多号主吹嘘的那样,在家里写写文章、搞个剧本杀、发发文案,就能轻松月入过万。
事实证明,那一段时间,我也确实折腾了很多:
从征稿发稿费开始,到迁移留言,再到后来的建立粉丝群,对来稿提出修改建议,为大家收集投稿和比赛渠道,日更100天挑战(近期在准备惊喜),每月赠书活动(以后应该只会在公众号里发起)……
以后也会不间断地,组织一些鼓励大家伙儿看书、写作的活动。
事情是做了,但总觉得差点什么。
好像是那股劲儿,独自一人在人走茶凉的舞台上表演,内心的孤寂和对观众的渴望,让这场关起门来封闭的表演慢慢失去了本身的色彩。
很多大号,好像也倦怠了。
因为那些文章,读起来不得劲儿了。也因此,我便没再那么较真儿了。非得一篇文章要花上几个小时。
公众号成了我记录生活和感悟的一个工具,甚至可能叫做发泄。
像曾经的博客,像后来的QQ空间。
尽管我知道这两个平台最终的结果,一个销声匿迹,一个写了300篇日志后再也没有打开过,可能打内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抱有一丝粉丝数和阅读量突然暴涨的希望。
尽管渺茫,但我也仍在努力。
努力工作,努力阅读,努力参加各种比赛,努力带好每一个学生,也很努力的热爱生活。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曾经一个人经营公众号、简书、今日头条、小红书、知乎,也收到了平台版权邀请,于是那段时间,我除了工作,没日没夜想着每个平台要更新文章和内容了,也想着怎么去迎合。
最后,我反倒不知道我收获了什么,还把人整迷茫了。
最近更文基本上是看时间安排,没有像之前那样,编辑着今天的文章,心里还想着后天的更文该怎么办。
写的不好没人看怎么办?因为谋篇文章掉粉了怎么办?长时间不更文了粉丝找不到了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写出别人喜欢看的文章?
时间长了,或多或少会觉得这是一种取悦。
现在心境变了,一切看情况来定,也没有再每天守着那些持续走低的数据,更没有时间去做什么推广了,每日里除了工作,就是阅读,写文,再就是打打球、购购物、整理托管的拼夕夕店铺,照顾家里……这便是生活。
那些记录下来的东西,在以后的某一天,再回过头来看,可能另有一番心情了。
年月笔记的意义,大抵就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