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德森用两个字来描述积极心理学,他的回答是:"他人"。
在彼德森看来,积极心理学对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关系对人的重要性。他的这句话,点明了一个真相,那就是:人生来就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这里的他人,可以是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也可以是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甚至素不相识的人。
积极很少发生于孤独的时刻。你上次大笑是什么时候?上次感到无法形容的快乐是什么时候?上次感受到深刻的意义是什么时候?上次你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是什么时候?即使不知道生命中那些高光时刻的细节,我想它们的形式一定是:它们发生的时候,周遭都有他人。
在心理学备考刚开始的时候,凯途心理的何老师把“领考员”这一特殊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欣然接受。我会把老师课件下载好发送到群里,打印资料发送到群里。我会积极先做试卷然后把分数晒到群里,起到带头的作用。我也会很耐心地回复同学的问题,这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到了后面复习的紧要关头,同学提出这题怎么做,怎么理解。我就开始疯狂翻书,把要点拍到群里。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变得积极主动,我对教材很熟悉,我对题目的理解也加深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
世界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也曾写过,我们需要归属感,我们天生就有一项基本的需要,我们需要建立人际关系,维持社交关系,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一部分。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整个陆地。
我们想要,往往也需要,加入别人的行列,我们需要有归属感。当我们与他人共享一段时光时,就表明我们在一起。我们会提醒对方以及我们自己,我们并非独自一人。
知名张德芬在回顾过去的人生,谈到《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奇迹课程的若水老师跟她说,有部电影《我们懂个X》(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 很棒! 可惜中文翻译不理想,没有人有时间和能力修改。张德芬接了下来,花了好几个星期修正他的翻译。翻译完了,她觉得真的很好看,她出于利他的想法,做导读分享这部电影。就在一次导读会上,方智出版社的主编听了解说表示,她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抽象难懂的灵性理论。就这样,她写了这本书。
最后和大家分享王婷莹老师一段话,也许读完这段话,我们更加理解为什么"他人很重要"。
生命中所有的资源并非透过储存、占有而富足,而是需要透过不断的给予,方能使其恒长无尽。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能超越自我的私欲、善待生命及周遭万物的人,必然会创造出一个善的生命氛围,最终他也将受惠于这善的世界。一个大善、大德者,总会创造出一种利己、利他、利世界的生命境界。你我本为同根生,你我本为同林鸟,我们所有的付出皆是对自己的给予,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生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