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时是把事物和表述事物的时代话语“张冠李戴”地串联起来,或把不同时代的事物超时代地串联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把现代的事物用于古代,把古代的事物用于现代,有意造成事物的时空错位,这种修辞手法叫'移时’。”移时”手法的运用, 主要有古移今、今移古两种。
“今移古”,即历史事物用现代话语。
(17)黄权虽然也已投降了新主,但是亡国之恨,还在心头,对于“汉奸”们,也仍然痛心疾首。他以为刘备的夺权益州,虽是诸葛在隆中就定下的政策;但倘没有先前成都政府里的一批“汉奸”的努力,这政策的成功,总不会有这样的容易和迅速。在“汉奸”们的勾结之下,刘备才能托“亲善”、“提携”之名,进兵西川,替益州剿匪——汉中的张鲁。但入川之后,匪尚未剿,却先把故主刘季玉灭亡了。(徐懋庸《献策》)【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三国”为题材创作的历史小说。黄权是当时益州牧刘璋(字季玉)的部下。张松(刘璋部下)勾结刘备,迫降刘璋,对此亡国之恨,忠于刘璋的黄权是耿耿于怀的。段中的“汉奸”、“亲善”、“提携”、“剿匪”等词,均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暗中讽喻日本帝国主义花言巧语的侵略本质及其走狗汉奸的卖国丑态。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看法,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18)耳畔有迪斯科的音响,快乐的小青年/正在街头的餐馆畅饮。啤酒像小河一样流淌,刀叉闪烁,笑语喧哗。那狂放、那富豪,令当年的诗仙自叹弗如。何必再写诗,干脆弃文经商。(曹纪祖《诗人的窘迫·李白》)【诗人把李白置于现代物质生活中,曾经“斗酒诗百篇”的唐代大诗人,面对“啤酒流淌”、“迪斯科狂响”的“现代小青年”不由得败下阵来。囊中羞涩的大诗人决定“弃文经商”。看似荒诞,实则是对“全民经商”,追求“超前享受”的社会风气的辛辣讽刺。】
(19)唐朝的花样还多着呢!唐朝还有一种避讳的花样是:如果你要做官,而这官的名称,有一个字跟你老子或老子的老子一样,你就没希望了,你就不能干了。例如说:你爷爷的名字里若有一个“安”字,那么陕西长安县的县长,你就不能做了;又如你爸爸的名子里若有一个“军”字,那么你这一辈子就不能做将军。如果你实在想做官,同时心里想:你们怎么知道我爸爸、我爷爷叫什么名子,干脆不告诉你们,我先把县长、将军做了再说。如果你这样,可以,可是千万不能让别人查出来。若有一天被查出来,那你不但要从县长或将军宝座上被赶下来,还要捉到法院,判一年徒刑,叫你知道厉害。(李敖《独白下的传统·“避讳——非常不敢说”》)【唐朝的“避讳”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读者对此也许不会惊奇。可是当看到作者用移时手法写的:“还要捉到法院,判一年徒刑”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现实,那些封建的旧意识,旧传统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痛苦的反思,有时是十分深刻的。】
(20)崇祯帝,公平地评判起来,实在是一位十分“汲汲”的“要誉”专家。他是最爱下《罪已诏》的,也时时爱闹减膳、撤乐的玩艺。(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把崇祯帝称作“汲汲”的“要誉”专家,无疑是一种脱离时代的评论法。然而却并不荒谬,从崇祯言行不一的行为来看,他确实是一位沽名钓誉的专家。移时手法夸大了他的性格特征,为人们认识这位明朝末代皇帝的本质提供了帮助,嘲讽的语句增加了说理的讽刺性。】
(21)这些士大夫,又竭力的要使文字更加难起来,因为这个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超出别的一切平常的士大夫之上。汉朝的扬雄的喜欢奇字,就是有这毛病的,刘歆想借他的《方言》稿子,他几乎要跳黄浦。(鲁迅《门外文谈》)【“跳黄浦”就是自杀,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夸张说法。扬雄酷爱奇字的嗜好,在这里得到了艺术化的描写。如此行文,生动、诙谐,移时手法产生了奇异的语言表达效果。】
(22)西汉杜陵人张汤是一任有名的御史大夫,主办过许多重大案件,执法极为严峻。……张汤小时候就有决狱治律之才。有一次他父亲外出,让他一个人看守房子。他父亲回来后发现老鼠吃了肉,一怒之下举起竹条就打张汤。张汤从鼠洞挖出老鼠及吃过剩下的肉,面对“罪犯”和“赃物”,他摆出自制的刑具,声色俱厉,“开庭审判”。那娴熟的辞令,那一举一动俨然是个执法多年的老狱吏。父亲为之惊愕,当即搬出许多律令文书教儿子阅读。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了一代律才。(马宽厚《张汤审鼠》)【古代审案称“过堂”,“审讯”、“开庭审判”是现当代语词。移时手法用于此,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23)甲:宋代诗人李之仪写的《卜算子》词,那是爱情的美丽诗篇。乙:您给念一念。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住长江头”,长江头在什么地方?乙:哎呀,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哪。甲:“君住长江尾”,长江尾在什么地方?乙:在上海入东海,那是浦江口哇。甲:“日日思君不见君”……乙:“共饮长江水。”甲:“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乙:唉!甲:叹气什么呀?乙:敢情宋朝那时候就有两地生活的呀。甲:但是,山水隔不住情谊。乙:他们怎么不往一块调呀?甲:怎么调?乙:找劳动局呗。甲:宋朝有劳动局吗?乙:没有就更好办了,自己回来呀。甲:一个青藏,一个江苏,怎么回?乙:坐火车。(相声《诗歌与爱情》)【“劳动局”、“坐火车”都是现代事物,在这里却和宋代的事情联系起来,真是别出心裁,令人捧腹。移时这种语言艺术化手段,也是相声制造“噱头”的重要方法之一。】
(24)“道可道,非可道”……“哼,还是这些老套。真教人听得头痛,讨厌……”“医头疼最好是打个盹。”账房放下了木札,说。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爱情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是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鲁迅《出关》)【这是账房,书记先生,关尹喜等听了老子的讲座后所发的议论。很显然,作者把现代人不严肃的学习态度移植到“古人”身上,借古讽今,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治学仅为慕名,言行粗鄙、庸俗、可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