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四节 抑郁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四节 抑郁

作者: 公共交通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18:52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只有那些生活封闭、对人不感兴趣和无法与人合作的人,才会患上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这种生活的描述,就是所谓的“孤家寡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孤家寡人”在中国的漫长封建史中,一直是用来描述皇帝的。

而由于大多中国人对皇帝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态也是相通的,皇帝就是:“不可能不犯错、却从来不承认犯错、更从来不承担犯错的责任的明明是人却从来不说自己是人的人。当然大众与皇帝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也肯定不可能是“不可能不犯错、却从来不承认犯错、更从来不承担犯错的责任”,区别只是大众还在口头上承认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天子,或真龙。但在内心里,与皇帝在这一点是也是完全一样的。

皇帝的遗毒不是有没有皇帝在世袭,而是皇帝这种“不可能不犯错、却从来不承认犯错、更从来不承担犯错的责任”的可怕思想的世袭。

也许你想问你为什么那么孤独,那么抑郁,那么不快乐,没朋友,因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核心就是不与人合作,不信任任何人。不信,就去查查历史,为了皇帝那巨大的集中的权力,多少妻子杀自己的老公,多少儿子谋杀自己的父亲,多少兄弟谋杀了自己同胞,多少朋友谋杀了自己的袍泽……封建史,无论哪个国家的封建史都是没有合作的历史,就是对人不感兴趣的历史,就是生活封闭的历史,这种思想, 必然是缺乏合作的,这种思想必然会创造出来,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只有那些生活封闭、对人不感兴趣和无法与人合作的人”,也必然造成“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如果一个社会,有很多这种人来组成,也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最初级的表现,就是大量的抑郁的人的出现。而且抑郁也许是最轻度的“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

想改变这一切,必须先改变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封建遗毒的思想。别无他法,而改变思想的最快方法就是教育,越早越好的教育,大家也明白,让一个成人改变业已形成的腐朽思想,并非易事,而让一个3-20岁的学生们,形成平等公正合作,不想当皇帝的思想,却是十分容易的,那就必须首先给予孩子平等的权力,公正的环境,合作的机会,必须先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们。必须从学校教育开始,因为这些学生的思想,就决定了社会的明天。“少年强则国强。”

对于成人的思想改变只能通过文化宣传来进行,但其作用及影响力,万万是不及孩子对这巨大思想改变的作用的。

相关文章

  •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四节 抑郁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只有那些生活封闭、对人不感兴趣和无法与人合作的人,才会患上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这种生活...

  •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二节 皇帝

    2000多年的封建史,神话了这个名字,人民无条件地供奉了无数位不可能不犯错、却从来不承认犯错、更从来不承担犯错的责...

  •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一节 面子

    中国人处理问题,看的不是对错或法律,看的是面子,中国人大多会为自己的面子而歪曲事实、胡说八道、埋没一切法律和良知,...

  • 《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三节 离婚

    第三节 离婚 离婚率高,只是每个人都想当皇帝,至少大部分的人是这样的影响的冰山一角,其实质是对尊严的变态的渴望。 ...

  • 我眼中的洪武皇帝

    近几月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名曰“大明风华”。明宣宗朱瞻基的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始终回荡在笔者的耳边...

  • 我眼中的明朝最好皇帝

    看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明成祖朱棣,一个是明孝宗朱佑樘。朱...

  • 我眼中的乾隆皇帝

    有一个时代,它曾主宰了世界的东方。那里的山水幽深秀丽;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那里的君主伟岸开明;那里叫作“康...

  • 关于爱新觉罗的遗言

    爱新觉罗,也就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姓,溥仪,一个处于动乱时期全民眼中的傀儡皇帝,一生波折,沦为傀儡,倒也有诸多数不...

  • 我眼中的中国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中国的美食甚至让许多外国人趋之若鹜,世界上对于中国美食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 我眼中的中国

    个人观点:中国的社会发展速度跟不上文化教育,领导阶层(政府)改革不能与时代同步! 中国60、70年代的人大多没有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帝遍地----我眼中的中国》第四节 抑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vx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