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成长”这件事
去年秋日时分,我在永澄老师的俱乐部中猛地接触了“成长”这件事情,感觉非常新奇与新鲜。
走着走着,历经了这快半年的时间,我学到精深的模型与知识,积累奋斗前进的方向与能量,还结识了特别多的小伙伴,这些时光与经历,是我人生中难得的际遇与节点。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从永澄老师的“做自己的CEO”开始。自10月底开课以来,那直击本质的成长课程、那指明方向的战略设定、那观点与模型给我带来的震撼,纵使在三个月之后,依然时刻拨弄着我心里的弦,让我陷入回味之中。
成长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几个月的思考与观察,还有和别人的交流思想,让我开始对成长这件事情有了更深入的兴趣。
对了,我先生对我大力投入自我管理与成长研究这种做法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有的人没有接触成长这件事情,但是照样可以功成名就,或者有的人不喜欢成长,平平淡淡地生活工作,照样人生幸福、家庭美满。
诚然,他说的都对。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一样的人对于成长这件事情的定义不一样。
所以,那些经常把成长放在嘴里、写在文章中的伙伴,可以尝试着探索一下,在自己心目中所谓的“成长”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都要成长
尽管每个人对于成长的定义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在成长。
不是吗?
年龄的增长是一种成长。所以有的孩子在过年的时候去亲戚家拜年,会听到一句感慨“孩子长大了!”所以人有生老病死,生命的轮回是一种最常见的成长到消亡的方式。
心智的成熟也是一种成长。所以我们能通过各种事情的磨练、工作的经历让自己的阅历更丰富、处世更稳妥,让人际关系更加融洽,面对问题也更加宽容与成熟。
总之,或者年龄、或者心智、或者两者都有,我们的确是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
追求心智成长,何去何从?
心智模式这个概念在成长领域中似乎已经屡见不鲜。小伙伴们也懂得,自己想要追求的是心智成长。无论是更加自律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对于情绪、时间、问题管理的把控能力,都是每个人想要日益精进的部分。
然而,千百年来,无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成功学家尤未能把心智成长钻研透彻,由此可见“心智成长”,虽然仅仅四个字,这个领域学科却是包罗万象囊括世人认知。
我们呢?面对浩如烟海的成长知识,我们该何去何从?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在不断奔腾更新的沧海中拾取真正适合我们、有利于自己的珍珠?
明辨真正想要的,规划成长的模样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很多人要么一笑了之,要么对故事中的人大加鄙视。实际上,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贸然谈及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直在拣芝麻的状态?
想想看,你会不会看到别人写书法自己也想去写,看到别人画画自己也想去画,看到别人学英语自己也去背单词,总之就是看到别人在做什么自己是一定要多加体验一番的。“真好!我每天都在成长!一定能成长为自己想要成长的样子!”初始,你的内心一定是喜滋滋地,美美等待收获成功的果实。
三分钟热度过后,你可能会转移目标重新开始新的学习内容。如此,很长一段时间的繁忙劳碌之后,你还收获不到你想要的成就,很容易对“成长”产生疑惑:“为什么我一无所获,为什么我越来越焦虑,我该怎么办!”
怎么办?停下来吧!
记住!搞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所谓的成长就是个伪命题!
想想吧,你连自己想要成长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要奔着什么方向去努力?或者说,你连成长的方向都不清楚,有怎么能够说“我成长了/我最近没有成长”呢?
回头看看世间万物,花朵有花朵的色彩与芬芳,蜜蜂有蜜蜂的形状与工作性质。还有虫鱼鸟兽植物生灵,无一不是沿着千百年来既定的轨迹去生长与繁衍。哪怕是可塑性超强的人类,也需要环境(天定)或人为为自己规划出成长的模样和路径,我们才能奔着目标努力成长。
所以,你唯一要做的,是先确定好你成长的样子。
聚焦目标,关注成长
去年9月底,永澄老师的顶级自我管理课程——做自己的CEO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
同年12月,老师的目标管理课程——向组织揩油销售额同样突破100万;
由此可见,小伙伴们关于探索目标管理、研究成长知识的需求之迫切。
实际上,无论是顶级的CEO课程,还是高级的向组织揩油,一开始都是引导学员关注自己的期待与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细细想来,这种引导是有深意和理论支撑的。只有搞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才有力量去走成长这条路,才能心无旁骛向着梦想中的远方不断前进。
说的通俗点,如玄幻小说中一直表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所以修炼者不会轻易在修炼的路上迷失。因为无论何时,无论遇见什么,坚守心中的道,路在脚下、路更在心里。
所以,我一直崇尚关注成长,就从聚焦目标开始。花点时间整明白自己的路,比成天唉声叹气再三表示自己焦虑迷茫恐慌无奈简直不要太高大上了!
-不说了,End(虽然匆匆忙忙结尾,但是我大约已经把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了,你还有什么话,留言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