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活在一个超快节奏的时代,几乎每一年都有一个“爆款”行业:
从房地产行业,到阿里淘宝的世界,再到各类共享的产生,到现在的直播短视频
每一年也都有一夜爆火的人物:PAPI酱、李子柒、李佳琦。。。
我们总会被这些机会所吸引,在考虑,自己是否有什么可以做的,如何学新的技术,加入到新的行业中去。在各种考虑、纠结、迷茫中,我们依旧停留在原地。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头饿得发昏的驴子到处找草吃,它一头钻进谷仓,发现仓库两头有两堆谷子,大小差不多,驴子站在两堆谷子之间,不知道去吃哪一堆。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但它就是拿不定主意。因为无法决定吃哪一堆,最后,它在两堆谷子之间饿死了。
当然,这个故事有夸张的涵义在,但是,的确也影射了我们在诸多选择之中迷失了自己,人性中又有天然的害怕损失的感觉,认为自己抓住很多的机会,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然而,事实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这个斜杠和副业遍地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分散精力做很多项工作,而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恒定不变的真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我们很难想象:马云如果不是一门心思的“让天下人没有难做的生意”,于是,制造了一个商业帝国,他如果一开始铺了好多条路,或许,最终都会失败。
我们也很难想象:李佳琦如果不是在美妆届到了“口红一哥”的巅峰位置,有了自己的标签,否则,现在就看不到那个所有人称之为“魔鬼”的男人。
别人说:现在做微商能赚钱,然后,你就加入了;
别人又说:现在要做社交电商,你又加入了
别人又双说:现在要玩抖音带货,你又加入了
出一个体系,就无脑投入,最终颗粒无收,依然在原地踏步。所有的营销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要服务用户的,依赖不同的平台,只是改变了交易模式而已。
工业时代,我们更加需要依靠制度和流程;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多需要的是软性技能,懂人性,看得到需求。
成年人的学习,不再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累加,而是思维模式的形成,一点点的脚踏实地积累,最终,在某一点上形成突破。
不要再跟风了,那样会乱了自己的节奏
静下心来,问自己:
我可以创造什么价值?可以解决哪些社会矛盾问题?
我有哪些资源和优势,在哪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
这件事,为什么可以因我而有所成就?
当世界纷繁嘈杂的时候,我们需要驻足凝步,反观自己,从自己的价值出发,才能够找到那条真正适合自己走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