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环境教育”的呻吟

“环境教育”的呻吟

作者: 董晓利腊梅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22:4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陪学生们晨读经典第六十一天,十班同学5:42全部到齐,而且已经开始自主学习,九班同学才到达六人,然后陆陆续续5:47才到齐,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惰性!虽然已经是初三的孩子,但还是需要隔三差五地监管、督促、鼓励,一点点都不敢放松。把他们放置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中也是一种促进!

      《十宗罪》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好的地方,喜欢它的让孩子们如痴如醉。这几年总有学生为了它而在课堂上偷偷欣赏,也有学生为了它上课恍恍惚惚,甚至定睛走神,也有学生为了它和老师顶嘴,更有学生认为从里面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说起作业却是“写了没写完”,说起背书就是“背了背不会”等等。


        今天专门对这本书进行了搜索,获得的结果令我胆战心惊!“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例如拼尸之案、连环奸杀、人体琥珀、闹鬼电话、食人恶魔……以及影响全国的猫脸老太案。


        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案情极其重口味,文中十起特大案件,皆为首次公布内幕。出于善意的提醒,胆小者勿看,未成年者勿看,心脏病患者勿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就是他们喜欢看的书,如此的血腥,如此的令人发指!我终于懂得了那种冷漠的眼神和表情的源头了,我也懂得了这背后的恐怖。上面明明提到被媒体严密封锁,也明明特别提醒未成年勿看,这就是他们最最好奇的根源吗?我不知道当他们看到上面的恐怖凶杀案时是一种什么心情,不敢再往下想。



        突然有种担忧,这类书应该是被禁止卖给学生的,正如很多违禁品卖给学生一样,法律应该有这样的规定。如果都不把烟、酒、课外书、手机卖给孩子们,相信一定会净化教育环境的。毕竟孩子们的自制力太差,社会需要帮助避免所谓的干扰。家长更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特别是选择的课外书内容,从而监管到位!



        特别让人头疼的是电脑上不时出现的色情广告,我不知道如今为何会有那么多的自动广告,更不知道该如何杜绝,或者说如何让未成年人远离!因为让孩子们绝对离开电脑、手机也是不可能的,比如疫情期间的上课,安全作业等等。所以净化网络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教育真的特别重要,我也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们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微弱!今晚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晚自习前自觉主动静静自习根本“无视”我的存在的时候,我是真的欣慰,但愿这种环境能够越来越好!很多时候从孩子身上可以映射出他的家庭环境,因为家教好的孩子必定有一个高素质的家庭团队。素质并非简单的知识累加,而是真正的修养!


        从教近二十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但往往素质越高的家长越谦虚越尊重老师也越配合学校,他们的孩子也越优秀越懂事越孝顺!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帮孩子掩饰,可怕的是一味地怪老师怪学校,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害了孩子。因为当家长在孩子面前说出对老师的偏见时,孩子的心中便埋下了偏见的种子,以后老师所有的教育便是被屏蔽了,或者说是孩子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


      当然那样的家长还是少数,我遇到最多的家长还是“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孩子知道了家长不会袒护他,他便少了那样的所谓“叛逆”行为。所以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来自于家长的态度!班级里有好多个这样优秀的家长,孩子犯错总会从孩子身上和家长自己身上找原因,总会配合老师一起改进。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达到了多赢的地步!首先,孩子从心里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开始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其次,家长看着孩子的进步自己的心里也放宽了;第三,老师也好管理了。学校是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犯错了不丢人!但如果家庭教育不了,学校教育不了,那么请放心,社会会帮你教育!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今天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是《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吗?》,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绵延不息,历经武术的苦难和考验,绝不会因为某一个事件而中断,相反,中华文化会历久弥新,推陈出新,中华民族更会愈挫愈奋,百折不挠。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靠的是经典启迪与人心悟道的结合。


      只要这些圣贤的经典在,就会撞击人们心中的那份勇敢和担当,就会有人站出来,每每遇到考验的时候置生死于不顾。我们不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只要文化的经典在,就会有在经典启发下超越“小我”的大丈夫。阅读本民族经典,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理解世界、不断进取的基础。


      今天学习的第二篇文章是《怎样理解历史的“变”与“不变”?》,历史的演进,可谓日新月异,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种种变化;可在这变化之中,也有着“不变”的东西在,正确认识这其中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和创造未来,大有裨益。在观察历史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变”;历史背后的“道”就是人心,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易经》有一句话: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世间万物,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可在万事万物的背后,有一个支配万物的“道”。懂得了历史的“变”与“不变”,我们一方面不可固步自封,不可僵化保守,而应随时随地与时俱进;但是在这变化之中,我们还要把握不变的“道”,那就是永远扎根于人民,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境教育”的呻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aj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