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来说,这是实质介入培训工作的第三个工作日。一天八个小时,这一天关于培训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点想法,并总结一下:
外部的接触
一是外部的对接方面,主要是对接政府部门、外部培训机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送人去学习,筛选合适的机构。
对接政府部门源于上海对企业职工再教育的支持,每年有按照企业营业额一定比例的返补贴。这次申报的是2016年的,交接的时候被交待这个月15日前需要处理完所有的材料申报事宜,这个材料申报主要在系统里完成,新人旧事变新事,从系统端口的重装、材料的熟悉、QQ群的加入、人员的熟悉都从头再来。端口做好了,人员也对接上,询问的结果跟交待的不一致,只好与对方的领导电话确认一下结果,待结果跟自己获得的信息一致时才放心。所以这一方面与政府人员的熟悉真的很关键,推及到工作中,露脸,常沟通、联系真的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人际关系是需要经常用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去打扰的。
对于生产运营与总监班之于上海复旦大学的对接,也是需要对人员的熟悉,另外还需要对参加过这个班级所有人员的掌握及其后续学习所带来影响的跟踪与评估。鉴于此就必须得到近些年所有参加过生产与运营总监班人员的明细汇总。数据从复旦大学那里来。这是可以进一步做的,再进一步就是可以从学员那里得到生产与运营总监班的所有课程、课程材料备份。
课程开发设计的外联得到的启示就是外派培训或是内训工作的启动宜早不宜迟,至少提前2至3个月的时间,这样议价与安排方面都比较宽裕。另外就是要理解清楚外训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要求对方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懂得抓住事情的中心,提出高质的问题,这是与外部培训机构沟通的关键核心。方法嘛,就是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调整。
培训机构的推课是见视野,也是沟通的过程。这个要看情况,如果时间不允许则长话短说,如果允许可以相应的提出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培训最前沿的动态,最前沿的知识,也可以接识一些不同的人,了解不同行业人生百态。这是聊的部分,可以做的便是对这些培训机构的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可以通过对他们机构、优势的了解,构建企业外部培训、学习资源库。
内部的推进
二是企业内部培训工作,主要是金眼与金鲨两个训练营的推进。培训组织是一部分,培训组织者在培训后不断的跟进与推动也是必要的。培训组织者就相当于面包中的发酵粉,需要在里面不断的搅和才能让原本天然而本真的面包不断地发酵,长大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大的面包。这个过程需要动些心思,运用一些技巧,还得懂得心理学,找到团体中可以和自己一起搅和的鲶鱼,加速培训实际效果的落地。从金眼与金鲨开始吧,无论如何总有一个开始的节点,开始的东西虽然粗糙却极其珍贵。
训练营的主导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开场如何给老师开?培训氛围如何营造?对于不请假的人如何处理?对于请假的人又如何处理?对于远在咸阳、温州的非学员却十分期待课程的人又该如何处理?安排的时间与学员的工作相冲突了该如何协调?约好的老师的课突然爽约了该怎么面对?跟课的过程中你坐在教室里要做的、能做的又是什么?实际上你又会做些什么?想想是很期待的事情,两个营都开始了,我却没有跟过一次现场。只是坐在这里脑子里想得很多很多。
如何组织好培训管理工作?如何做好内训师的培养工作?如何发挥团队的作用?这涉及培训相关管理标准的修订?了解到下面事业部、产品线培训上的痛点,与他们一起找到合适的点子。今天梳理了30几个人内部培训管理者的联系方式,对相应管理标准的修订也初步有了概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