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4个人生大坑,学习3种超能力,掌握2个独门心法,成就一个超级个体。
1越努力,死得越惨
什么是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冬天,有个人掉进瀑布下面的漩涡之中,如果一两分钟之内游不出来,就会被吸尽身体的热量。这个人因为他平时在游泳池里面练游泳,他就下意识地往岸边游,但每游出几米,就被漩涡重新吸回去,几分钟以后就丧生了。更讽刺的是,几分钟以后,漩涡就把他冰冷的尸体推到了岸边。
这个人在生前竭尽全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却在死后放弃抵抗后一两分钟就做到了。为什么?
因为漩涡的形式是越往边缘游吸力越大,最好的方式是游到底部再出来。而这个人习惯了在平时的水域里面游泳,就越游越远,越游越累,这就是这个人的心智模式害死了他。
回过头来,是不是你也是这样呢?错误的心智模式让你越努力,就死得越惨。
这样一个变化加剧、知识爆炸、技术升级的时代,有四种心智模式已经行不通——模仿、知识瘫痪、做白日梦和过分追求安全感。
2错误心智模式之一:模仿
以前,模仿别人的成功为什么有效?
因为以前时间窗口很长。十年、二十年前,当你瞄准了一个成功的路径,你可以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去分析研究它,然后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靠近它。
但到今天你发现不是,情况变得太快了,很有可能你刚刚看明白一个模式,等你再去学的时候,模式本身已经开始变化了。
所以你仔细发现,并没有人从零开始,瞄准规划,然后成功,大部分人都像鱼雷一样,一边往前走,一边左右看,突然遇到一个机会,“啪”就火了,这种成功你模仿不来。
3错误心智模式之二:知识瘫痪
吸毒为什么会上瘾?
因为你的大脑会上瘾。毒品能产生一种东西,是你的大脑产生不了的。当你习惯了这种外界持续的强刺激,你就会很难适应自己天然产生的兴奋感了。
曾经看到有些人每天花六到七个小时不断地去读各种新的知识和新闻,希望从里面发现规律。
但你没有想明白,真正改变命运的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这些知识带给你的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转化为能力的知识,才能够改变你的命运。
过多知识爆炸的新知和碎片化的知识,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眼界格局越来越高,你的手脚却越来越迟钝,你永远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带来感悟和体验的快感,彻底成为了一个知识瘫痪的长颈鹿。
4错误心智模式之三:白日梦想家
环游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
那我再追问你一下,你研究过它吗?你有没有研究过环游世界需要多少钱?大概多久?需要多少个国家的签证?你能不能签下来?该怎么做?
我问过十个有环游世界梦想的人,顶多只有一个人说过前面一到两条,然后就再也没有行动过。
为什么做那么美好的梦想,却并不能促成你真正行动呢?
这些白日梦想家想象完梦想以后,他就会发现动力消失。过一段时间他就觉得不行,我还得再试一下,于是他开始进入第二个坑,就是跟周围人去讲,自嗨完了以后他开始路演。但是再过一年,又遇到当年路演的那群人说,你去环游世界了吗?没,你连北五环都没出过。这个时候说不过去了吧?于是他就会找第三个理由说,我的心告诉我,我有新的梦想。
自嗨、路演、转摊,这就是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自己玩死自己的一种心智模式。
![](http://image10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2/1607/87034914_1.png)
5错误心智模式之四:安全感的奴隶
有人跟我说,我回家不是为了安全,我是为了陪父母亲。陪父母亲这个动机我认同,但是这个形式真的是最好的形式吗?
从生涯的角度,什么时候陪伴父母亲是最有效率的呢?大概在你的父母亲70-80岁之间,而这个时候你正好在40-50岁之间,这个时候你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心力、财力和精力来陪伴他们。
但是问题来了,你为什么会在40-50岁之间有很好的心力、精力和财力?
一定是因为你在年轻的时候,真真正正地让自己拼搏了一把,让自己成长了一把,建了一个稳定的家庭,才有机会在你40岁的时候有精力、心力和财力。而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就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没有什么储备,你可能并不能照顾他们,只是祈祷自己不要给他们那么多拖累就好。
当你去追求一个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时候,你可能就只能把自己困在原地,哪儿都去不了,其实这是最不安全的。
6用能力换取安全
企业的命越来越短,而你活得越来越长。
以前的企业员工是通过出卖自己的忠诚,换来自己的安全;但今天这一代的员工,一定是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换来自己的安全。
以前我们会特别关注于自己在组织里面的关系,今天我们会特别关注我们在朋友圈的关系。因为人们逐渐想明白,可能同行圈、同业圈、粉丝圈,都比组织命更加长一些,我们也更倾向于把价值存在朋友圈里边。
圈子的力量远远比组织的力量大。像王朔、冯小刚、徐帆、马未都、葛优这一拨人都是一个圈子里面的。所以当机会垂青其中一个人的时候,这个圈子就会迅速地放大,它把这个新的利益和机会带给所有人。
![](http://image10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2/1607/87034914_1.png)
7超级个体永不失业
在这个时代,只有一种人永远不会失业,就是超级个体,但是他可能会经常换工作。
超级个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他持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迭代,不断地生产信息和发散力量,不断地产生链接,不断地创造、探索又自我复原,逐渐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节点,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超级个体是一个在这个时代有机会自我驱动、自我创造,也自我成就的那么一个人。
![](http://image10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2/1607/87034914_1.png)
8超级个体的三种超能力
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崛起的时代。
超级个体需要三种超能力。
第一种能力,就是自我迭代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在动态之间,边奔跑还得边思考的能力。
第二种超能力,就是需要掌握三种底层的元能力——生产、链接以及传播的能力。
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你需要向外散播信息,这是传播的能力;你需要跟其他节点连接,这是链接的能力;你需要持续地自己生产信息,这就是生产的能力。
第三种超能力就是复原力。
什么叫复原力?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成功和失败很多次,未来的成功和失败都会更快,而每个人要活好,需要更强的超级复原力。
所以这个时代,我觉得真正的玩法并不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真正的玩法应该叫做Always zuo Never die——常作不死,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复原力。
9心法一:对内修炼乐高式组合能力
T型人才:一横是一个人的眼界和综合能力,竖的是他的某一项技能特别的精专,律师,会计师都是典型的T字型人才。
X型人才:钱钟书就是一个典型的X型人才,语言能力特别的好,文学能力也非常了不起,是个杂家和大家。
π型人才:一根横杠上面接了两种技能。沈从文就是一个π型人才,他的文学非常的棒,文物也被迫搞得不错。
乐高型人才:单一的技能在今天商业社会其实已经生存不下了,乐高有很多的小模块,可以拼到一起,做成一个很大的玩意儿。而且拼完以后,你可以把它打碎重新拼,拼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10心法二:对外点击新链接
对外的心法是乐高式的能力组合,那对外的呢?我称为叫人生超链接。
我们以前认为人生像是一本书一样,但今天你发现,人生绝对不像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个网。可能看到某个地方就会有一个超链接,你点进去发现什么都没有,但也有可能你一点,“砰”地一下,就会跃迁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里去。
人的这一辈子的重大决策往往是超链接式的,而不是规划出来的。所以,一个人一定要持续地让自己曝露在可能性和超链接之下,才有机会让那些可能的东西涌入你的生活。
![](http://image10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2/1607/87034914_1.png)
11善恶是关于未来最重要的问题
今天讲了这么多关于未来的趋势,什么是关于未来最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这个未来,你相信它是邪恶的,还是善良的?
如果你相信未来是邪恶的,你会终其一生去躲避风险,去少犯错,去老老实实地活着;
但如果你相信这个未来是有可能的,是多元的,是会更好的,你就会终其一生去创造,去发现,去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去敢于尝试,成长为你自己的样子。
去作一作,哪怕会失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