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直播的时候,遇到一位香港的玩家,他用全程用繁体字交流,刚开始我没觉察有什么问题,直到另一位玩家说:
“完全看不懂繁体!”
我才反应过来,并且问了问同时在线的其他玩家,原来大家都不大能看得懂。
那位香港的玩家也说,在这个平台上两年,第一次遇到他能直接用繁体的主播,平时他也是要切换简体的。
我第一次意识到,繁体字比我想象中更脱离人群!
我从小在江门长大,这一片属于华南地区,也是香港电视台信号覆盖到的地区。
由于同是粤语为主要使用语言,从小到大看的电视台也是以香港的电视台为主,而港澳台地区都是使用繁体字的。
因此,光靠看字幕,我们这一代就算没有在学校中学到繁体字,也能在日常无障碍看懂繁体,只是不大会写。
除此之外,我的父母那一代是懂繁体的。他们上学的时候还需要学习繁体,包括他们年轻时买的书,全是繁体版本的。
所以,小时候我能捧着繁体版红楼梦,问老爸老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还有,练毛笔字用来抄的唐诗宋词,也全是繁体版的,我也算是小小非正式地学习过繁体吧。
可以说,在我熟知的环境里,大部分人都是能看懂繁体的,而且,说实话,繁体字里有更多能准确表达粤语的字。
尤其是一些语气助词,日常打简体几乎只能找相近音的字平替。
可能这么说不大准确,感觉中简体更符合普通话的四声调,而繁体更符合粤语的九声六调。
其实,粤语的字词都是有对应的字的,在广州音字典里都能查到。但因为这玩意儿不用考试,没有必修的课程驱动,就算是身为成天说着粤语的广东人,也没多少人会写出来。
繁体也是如此啊!
从爸妈那一代会看会写,到我这一代会看不会写,只用了匆匆二三十年,还有可能只在小范围地区里是这个情况。
语言和文字不被使用就会消亡,正如很多至今未能破译的古代语言一般。
别说粤语和繁体,有种一代比一代少懂的情况了,就说方言,有多少方言正在消失中?
除了粤语,我家也有方言,就像有很多粤语的表达很难找到对标的普通话转换过来一样,方言里也有很多字词找不到适合的粤语表达出来。
每一种语言和文字的魅力都是独特的,也都是该被传承和保护的。
如果能作为各个地方的特色课程,带进学校,就算不作为考试考试项目,至少能让这份传承不断。
毕竟,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学校不仅要求在学校里讲普通话,回家也要讲普通话。这样一刀切的语言教育,是有很大弊端的!这是不利于地方语言传承的!
真心不希望以后繁体也好、方言也好,只能活在博物馆和大学语言课本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