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分钟了解王阳明

1分钟了解王阳明

作者: 破茧成峰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18:20 被阅读39次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治武功兼备之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他传奇的一生,印证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阳明的这一生永远都在干一些和周围的人不一样的事,他敢于创新敢于去挑战,提出了创造性的心学:“致良知”,这是王阳明在40多岁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致良知你要从禅宗的角度讲就是你心中的那个主人翁何在,禅宗让你寻找内心的主人翁,佛语里就是保持“正念”,从心学来看就是让你寻找你是不是凭着自己心中的那点良知做事。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修行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你知道了,但是你做不到,那不叫真知;如果你真的知道了,你就一定能做到;那么怎么代表你真的知道了,就是你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一个很高的境界,知的真切知的笃实便是行,行的明觉行的精察便是知。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虽然都知道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而且对相关理论也都进行了学习,但是能否做到“学以促用,用以致学,学用相长”,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这个我们还不得而知。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真正检验学习效果的就是实践,要看工作中是否取得了实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第一句为“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第二句为“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心之所发,心体没有了善恶,到意念发动就有了善恶之分。因为心之发动的意念,往往是牵连于躯壳而分化:顺躯壳的欲望起念叫“恶”,不顺躯壳欲望起念的叫“善”。
    第三句为“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心意发动处的善恶,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意有善与恶,而一次为对照的良知就不会出错。所谓“致良知”,就是把这些对照临于经验的善念恶念之上的“知”扩充来,使新之所发的意念只有善而无恶,使恶念在“致”的过程中消失。
    第四句为“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良知不但知善知恶,而且好善恶恶;由好善而为善,由恶恶而去恶,即是致知以格物。格物就是使万事万物,都在良知的影响下表现为具体的善行与善事。

    龙场悟道:
    因反对宦官刘瑾,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就是一个县里的招待所所长),辗转万里,几遭不测。才终于到了蛊毒病、蛇地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王阳明此时,得失荣辱完全超脱,整日坐而论道,那时的王阳明不但得失荣辱不在念中,在龙场这等苍凉之地,日夜端居静坐,以求静一,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都被私欲遮蔽了,我们只有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最后,引用习主席一句话: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分钟了解王阳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ge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