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前我有很多不喜欢的人,比如我不喜欢甲的强势,不喜欢乙的张扬,不喜欢丙的自私等等。而且不仅仅是对人,对事我也经常会有看不顺眼的地方。
随着这几年的学习,我觉得在看待人和事方面我进步很大,现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基本基本上没有我特别讨厌的人,就算他偶尔做的什么事我觉得心里不舒服,但我会想他只是在他的立场上做了他该做的事,说了他该说的话,他并没有针对我,我能够换位思考的理解对方了。而且对生活中的很多事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总之少了很多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
刚刚听了院长的课,我也突然间悟到了,我为什么从看待人和事有诸多不满,到现在看待人和事很顺眼?原来是我自己改变了,我更多地接纳了自己,也就更多地接纳了别人。
我们讨厌一个人来自我们内心的投射。你讨厌某个人的某些特点,其实这些特点你自己身上也有,比如你讨厌那个人自私,虚伪,狡猾,其实你身上也有,而事实是你把自己身上很讨厌的这些点,投射到对方身上,因此你看着觉得非常的讨厌。
所以有句话说: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看到的别人,也是我们自己,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如果我们真正讨厌一个人,这刚好是一个自我认识的很好的契机,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去反观自己的内心,然后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作业:观察一下你身边讨厌的人,你讨厌他的哪些方面?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具备,以此更加认识自己,成长自己。)
还有一种原因,你讨厌一个人有可能是他身上具有你非常渴望的特质,你也想拥有,可是你做不到,你就去讨厌别人。(比如你讨厌一个人的高调,很可能你也想自信张扬,但你不敢。本该去欣赏别人,你却化成了嫉妒,会让你离这一美好特质越来越远。)
凡事有因必有果,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心外无物,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
如果你认为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
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
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
所以,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外界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心理的投射,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去爱别人,以及爱这个世界。
20220528叶雪白每日一省198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