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学习是晴时风、病时药、雨时伞、暗时光 ——《平平无奇》第八

读书学习是晴时风、病时药、雨时伞、暗时光 ——《平平无奇》第八

作者: 南明海辰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22:06 被阅读0次

其实,我有一个特点,一直让我觉得很神奇,就是——我喜欢学习,而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喜欢。当我站在此刻回溯时,发现它不仅是一个有益的喜好,更是拯救以及成就我的生命的珍宝。

10岁之前,学习对于我来说,像是空气一般。为什么呢?无论何时,我想起那几年的时光,都会在脑海里出现“快乐”二字。虽然,我的身份在其间经历过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的转换,但是我的快乐从未中断过,想起来的一切就是快乐极了。回忆起来,我也曾有过周日晚上狂补作业的经历,但是这些画面从未减损那时的快乐。由此,我就可以合理推测——在10岁之前,学习对我来说也是快乐的组成部分。

10到17岁的时间有些特别,因为,我多次试图回忆这段时间,试图从中反省些什么,参悟些什么,但总无法清晰地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仿佛它在一种特别的力量下一直被封锁在雾里,但是有一点,我可以无比确定——这段如在雾中的岁月,我仍旧热爱着学习。虽然,那段时间里,学习多为“备升学”以及“升学”的工具化学习以及练习,但是好像也没有损害我对学习的热情。不过,期间的迷雾性质倒是给我后来的短暂的“厌学期”埋下了隐患。

17岁那年,笼罩了我6、7年的学习热情突然被脑海中出现的声音所震动。出现了一道裂缝。

“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中学时代,我便喜欢文学,也表现出了对于文字和创作的热爱以及天赋,但是升学需求下的学习指导以及对未来规划的无知让我一直在学习练习“数理化”。为了顺利通过高考,我们又在这些学科做了太多练习,一点也感受不到物理学、化学以及数学内在的精髓之美。能力偏向的匹配错位以及频繁练习带来的张力在我脑海里炸出了一个缺口。那时的我并没有能力去思考人生,也没有合适的人引导我较为客观、理性以及深远地看待这些迷惑和纠结。于是,这样的撕扯越积越重,最终导致了我的“厌学情绪”。从小到大,我做过名列前茅的学霸,当过吊车尾的学渣,也在中游漂浮过,但从未厌弃过学习。这样的“厌学情绪”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的老师和父母发现我的状态后,前者出于惯例,后者出于认知局限,都要求我赶紧调整状态,积极练习和备考。我也在努力根据自己的状况,尽力而为地按部就班备考,但是也开始了第一次对于学习的思考:

人为什么要学习?就是为了考取大学吗?就是为了找到工作吗?如果仅仅是如此,那我不必在这呆着,直接出去工作就好。所以,学习一定带着我从未知晓的奥义。于是,我顺着自己的状态,尽力履行着与师长的约定,同时也开启了我后来常用的学习模式,进入了一个自我个性化的学习状态。在那段时间,不清楚学习目的,不明白学习意义,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的我,又在另外的层面爱上了学习,这也为我大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调。

那段时间,我会收集能收集到的各种读物来阅读,从文字里收获营养,也不知怎么的,我开启了一场,于今看来,都具有关键意义的自我对话。

“现在,你想清楚为什么要积极备考了吗?”

“答应了妈妈要试一试,我要做到。”

“那你自己呢?”

“我自己……我觉得我想体验大学生活,想体验在大学里学习的生活。”

“只是如此吗?”

“我想通过这段时光不断完善自己。”

于是,我“狗屎运”般找到了自己上大学的意义,也是最棒的意义。我也不知道一直环绕在我身上的那股子佛系从何而来。报志愿时,我的心里神光一现,就选了心理学。嘴里给出的理由是——未来,它一定是一个必备的行业。心里想的是——这个大约是最修心的了。未来,无论身居怎样的职业,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并且,我是已经相中了那所大学的图书馆的,必须要去。这样的决定让我爸妈生气了好一阵子,责怪我选了一个“没用”的专业,生怕我端不到“饭碗”,会被“饿死”。后来,有人告诉他们——这个专业毕业了,是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他们也就随我去了。

不过,从那时开始,我好像就没有以“找工作”为目的学过任何东西,全凭兴趣和爱好。很神奇的是,我只要脑子抽风,跟风去考个证,简直就是逢考必挂,于是也就没再考。

大一,我就制定了学习计划——好好上课、蹭好玩的课,尽可能地占尽图书馆的便宜。那时,我就察觉了自己对知识的贪欲。第一次在图书馆里看到那么多书,深觉人的寿命如此短暂,而世界历史长河里却有那么多的著作,无论如何也不能看完。于是,大学四年,我课余的大多数时间都泡到了图书馆里,全凭心情,看着各种各样的书。不过,那个阶段,也发生过一件有如神助的事情。

在我发现图书馆的书如此之多,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大学四年全部看完。于是,我就制定了阅读计划——先看小说,再看人文但非故事体的书,再看专业书(那时,我还不知道有哲学这么个大可爱)。目标制定好了,我就如是执行,在大学了伴着书香味过了四年。那段日子是极其快乐的,也是极其自由的。我常常从开馆进去,到闭馆出来。看书时,我从来不给自己的设限,只要看起来有趣、有内涵的书,我都会坚持读下去——小说、心理、传记、游记、戏剧电影学的书、物理学、化学……总之,书单可谓非常之杂。那时,我也翻起了《理想国》等,但是因为前期积淀不够,又没有人指导,只好放下,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没事儿,等你准备好了,再拿起来就好。”

于大学时期的我,读书学习是这样的存在——高兴时,去图书馆看书;难过时,去图书馆看书;不喜不悲不怒不忧,仍旧是去图书馆看书。即便21岁的思索给我带来乌云压顶的时间里,读书学习仍旧是我避难所,是我的一道光。我想,也正是17岁后的学习意义的思考,以及后来做出的抉择,以及到了大学一直在阅读,才让我在“死本能期”敏感捕捉到自己的状况,及时思考,并让自己活了下来,也让我坚定了一件事儿——一定要保持阅读学习,一定要和优秀的人同行,和终身学习者为伴。这也打开了我后来不断精进、修习、体悟甚至自救的篇章。

之前,网上曾经流行过这样的话——毕业后,你还读书学习吗?因为大学时就做好的决定,毕业后,我真的就因缘巧合进入了一个优秀者成林,德高才重的前辈引路的团队。于是,读书学习就成了常态。无论是最初为了认可,还是后来期待成为一位专业的老师,再到后来寻找生命的锚点,读书学习一直陪伴着我,陪我经过了每一个不断前进的日子,陪我度过了求索外在的认可期,陪我度过了艰难的低谷期。我在想,为何我能在原生印记的控制下,在后来的迷茫中,在遇到各种质疑以及自我怀疑时,能够一次次地找到内心的初心和力量,能够让我超越原生印记,不断朝向我最初认真思考过的人生状态——不断完善自己?我想,读书学习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存在。

如今,我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参悟以及重组,也再一次感受到坚持学习的力量和可贵——它不仅让每一个醒着的日子变得充实、纯粹、明澈,轻盈、深刻、宁静且热烈,它也让我得以晴时有风、病时有药、雨时有伞、暗时有光,得以让我在困顿中,在庸常里,一次次找到内心的声音——去做你自己吧!去不断完善自己吧!去靠近你的使命,完成你的使命吧!

相关文章

  • 时风时雨时晴

    2021年6月13日 阴晴不定 周日 真是奇怪的一天。 早晨起来的时候,天色尚好,站在阳台上,还看到...

  • 晴时雨,雷时风

    夏天里会出现的两种天气:晴时雨和雷时风。 天晴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雨。太阳就这样明晃晃出现在天空的时候,也会伴随...

  • 《题给自己》

    渐渐搞不懂自己 忽明忽暗 时晴时雨 比起依靠 有时风雨飘摇反而更令人安心 是因忙碌忽略了内心 或者借口自我麻痹 何...

  • 2022-09-03 天空

    今日台风,时云时雨,时风时晴 世事无常,放眼前方,陷在变化中总不要长久。

  • 喜欢你, 无关晴雨。 因为, 我只有一把伞, 晴时遮阳, 雨时遮雨。

  • 十万个自己(我也不知道下一个自己是何种模样)

    2018年5月7日,也可能是8日,因为我真的很不擅长记时间。时晴时雨,晴时阳光灿烂,灼灼其华,雨时风声啸啸,珠盘...

  • 时晴时雨

    昨夜风和雨 不久 就开始歇息 早晨路上 又开始细雨不断 终于 在午后 开始放晴 情绪的经历阶段 跟天气约定好似的 ...

  • 时晴时雨

    一场烟雨,一场晴 雨散了,风便迷了方向 阳光明媚,大地有了温度 【PS微笑告别樱桃小丸子·大人の告别仪式】

  • 时晴时雨

    上海的天气开启了时晴时雨的季节。 一会晴 一会小雨,一会暴雨,真心难以琢磨。 小雨打伞特别麻烦,暴雨打伞只能遮住头...

  • 九月十九日独登塘朗山

    时晴时雨 时明时暗 时喧时寂 时海时山 行行重行行 时兴 时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学习是晴时风、病时药、雨时伞、暗时光 ——《平平无奇》第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j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