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春风社《论语》第35集笔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春风社《论语》第35集笔记

作者: 子龙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1-03 11:29 被阅读0次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的对待长辈亲属的去世,追念远古的祖先,民风、家风自然归向厚道。”

1、事死如事生

①如何对待死亡,取决于今天对待生活的态度,事死如事生。现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的迷茫,彷徨,没有意义。经常认真的回顾长辈的一生,那么现在的生活绝非没有意义的。

②在祖坟跪下的时候,会突然想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回归于黄土,那个时候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黄土,来面对后人,当我们归于黄土,子孙跪在我们面前祭拜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怎么评价我们?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我们值得被跪吗?

③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些道理,要想深入的理解,最好是在祭祀的日子,亲自到自家祖坟前跪下,在跪下的那一刻,面对的是列祖列宗,问自己我们是他们的好儿孙吗?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列祖列宗吗?我们配不配在将来埋在这片黄土里?

④中国人讲究祖先神的崇拜,上坟与西方在教堂忏悔,本质一样。

2、人生真正的意义

①死亡带给我们的两个意义,一是当我们进入黄土的时候我们能带走什么?二是能留下什么?

②当至亲去世的时候,当凝视着死的时候,才知道活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吃喝玩乐吗?意味着痛苦吗?意味着彷徨吗?

③我们现代人根本不明白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是跳楼?死亡就是生命的没有?当一个人真正的了悟了死亡的意义,才能知道生的意义何在。在俗人看来一朵鲜花的意义在于盛开,所以玩命的盛开,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拼命的玩乐吧。

④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花开,绝非是那灿烂的时刻,所有的灿烂、所有的花开归根结底要回到那个宁静的根,根就是道,万物云云各归其根,这才是最终的价值追求。

⑤从出生到离世,我们给社会留下了什么?给自己留下的闪光点是什么?人生在世,自古以来有两个争论,第一种是享乐主义,疯狂的享受,毕竟好不容易来人间一回。第二种是付出主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推荐读《海奥华预言》。

⑥我们在社会上通常把自己扮演成了野兽,不是本心该有的东西,想要回归自己,就要常回家看看。要把一年中所有上坟的日子定个闹钟,到了上坟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带上祭祀酒食,认认真真的跪在祖坟前,和祖先说说话,诉说心中的苦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救赎。

⑦当我们干干净净的,以虔诚的灵魂跪在祖先前面的时候,人生是有意义的,瞬间发现自己变得比原来高尚多了,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⑧经常想一想过世的祖先们,他们做了什么?对比下我们自己做了什么?经常想一想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⑨人这一生真正的意义就是完成人格、品行的升华,完成人的进化。

3、轻视生命的人

①所有轻易看轻自己生命的人,找不到自己生命意义的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有个共同点,几乎没有真正的虔诚的跪在祖坟前,跪在爷爷奶奶面前,跪在父母面前。

②那些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人,当你自己跪在列祖列宗面前,你觉得自己是个人吗?你觉得你活的对吗?你觉得你活的有意义吗?马上你就要进入黄土,你的儿孙将如何面对你?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祖先是谁?你也从来没有接受过祭祖的教育,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慎终追远”,你的灵魂在你们家列祖列宗面前干净过吗?你去过你们家的祖坟吗?你迷失在了城市里,迷失在了社会关系里,迷失在了错综复杂的镜花水月里,你找不到根了,根在就在你们家的祖坟里。

补充上集:无友不如己者,是看内在,看人性的光辉而不是表象。

爱的尽头是恨,善良的尽头就是邪恶。选对象,平平淡淡才是真,情深不寿。

春风社《论语》开密讲读 点击可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春风社《论语》第35集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jx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