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才疏学浅学院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作者: 银叶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11:05 被阅读20次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这两天紧赶慢赶地粗看了这本《万历十五年》。主要感受有两点。

    1.功名利禄转头空

    本书主要涉及到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两位内阁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当然其他“配角”也不少,但不管是什么身份,皇帝,臣子,后宫嫔妃还是宦官……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申时行把人们的道德理想和私心贪欲分别称为“阴”“阳”,而这种“阴”绝非能够被消除殆尽的,所以极大部分官员一生都在其位上谋得其利。“谋利”的过程往往也是之后被清算的原因和被检举的把柄。甚至是身居高位,具有治世之才的张居正也不例外。谁能想到他生前风光无限,势力滔天,死后不久却“身败名裂”。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有人说,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在这,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了。对于我们而言,“谋利”的前提至少应该是“不损人”。怕就怕,节奏太快,诱惑太多,迷失了自己,只闷头向前冲,忘了思考“名利”是否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2.“道德”还是“机制”

    本书作者黄仁宇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 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只用道德约束,只会走向极端,就像现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道德绑架”,以为是讲道德,其本质是“酸葡萄”心理或者“自私自利”。然后一大群不明所以的看客围观“争吵”,指点一二 ,我想这就是胡适先生说的“堕落”。

    我们国家不缺“道德理论”,缺的是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缺的是有效的执行和“无关系”的公正,审判。再譬如,我们很容易走道德极端,假设以车辆给行人让路为例,各种以“道德”为外衣的披露和曝光,是否做到妥善的分寸,是否有以假道德侵害个人隐私之嫌?甚至有以政治要求来干涉、凌驾于个人工作和生活。

    这本书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以史为鉴,人人满口“伦理道德”是无法帮助实现中国梦,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制度上的进步和执行也许才是出路。

                                                2017.09.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jz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