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云
李老汉今年90多岁了,早已不见当年的英俊,威风的样子。每天他拄着一根木棍,向着北方的天空呼唤着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在黑龙江,在那里已经安家30多年了。上世纪的60年代,在新中国最艰难的日子里,为了躲避饥饿,他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儿去了黑龙江。在那里一住就是20多年,那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在黑龙江刘老汉的妻子又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已有三个女儿的刘老汉非要再生个儿子,为老李家留下香火,传宗接代!这样才算是对得起祖宗!他们对唯一的儿子非常宠爱,四个女儿都怨声载道!抱怨父母的不公平!
在黑龙江居住的那个村子里,刘老汉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大家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家人40多亩地不愁吃穿。在那里,他们又有了儿子,老两口的干劲更足了!夫妻俩过日子都很节省,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为儿子积攒钱财。一年一年,儿子长大了,长的高大,魁梧、潇洒、挺拔,仪表堂堂,早有心仪的姑娘看上了他。他的儿子在那片黑土地上和自己心仪的姑娘结了婚。在那里扎下了根!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年在那片黑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到了老年,久在异乡为异客,他们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想把老骨头埋在自家的祖坟上,给祖宗有个交代!李老汉夫妻商量着带着孩子们回到山东老家。
李老汉的大女儿二女儿是双胞胎,早已经嫁人。从黑龙江回来投奔自己的山东姑姑。实指望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小女儿一起回山东老家。可是儿媳妇不愿意回山东老家,儿媳妇的娘家爹死于一场意外,舍下了中年的妻子和十多岁的儿子。儿媳妇的母亲离不开女儿,女儿也牵挂着母亲,不同意和丈夫一起回山东。
李老汉当时只有60多岁,身体倍儿棒,搬搬抬抬,肩挑肩背,不费吹灰之力。对儿子的难处,很是体谅!儿子答应父亲:等他到老,床前尽孝!李老汉说了,没有问题,带着小女儿回到了山东老家。几年后,三女儿也回到了山东老家,他的对象也是山东人。
李老汉夫妻整日劳作,起早贪黑。两个人都舍得下力,又能吃苦耐劳,小日子越过越有积蓄。他们为儿子添置家业,又买了一处新宅子,盖上了新房。买了头牛'让它生产,让它繁衍生息。几年后,院子里多了几头牛,他们舍不得花钱,给儿子,孙子存钱。
李老汉夫妻回到山东,4年后,他的儿媳妇给老李家生了个孙子,老两口高兴的连做梦都笑出声来。他们盼望着,盼望着,儿子带孙子回家,让他们过一把当爷爷奶奶的瘾!
小孙子一周岁多,儿子一家三口回到了山东老家,看望70多岁的老父老母。在他的记忆里那是他最幸福最值得回忆的时光。老两口平时省吃俭用,儿子回来过年也很丰盛,花掉了他们平时一年都花不了的钱。对孙子喜欢吃什么?穿什么?从不打折扣!家里有了欢声笑语,他们夫妻也尝到了当奶奶,当爷爷的滋味儿。那欢声笑语里是用钱来维护的,但他们不觉得是乱花钱,不觉得破费。几个女儿背后里抱怨,抱怨他们结婚,生孩子,他们的父母不舍得花钱!就连女儿们坐月子,老母亲也很少去伺候!
就在李老汉80岁那年,躺在床上两年的妻子终于驾鹤西去了。李老汉的妻子在病中一次次念叨着儿子的名字。老泪纵横!在她咽气之前,儿子终于来到了她的身边。老母亲抓住儿子的手久久不舍不得松开。她微笑着咽下最后一口气,离开了人间。曾几何时,儿子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心中的太阳!老李家的希望!
母亲走后,多少人劝慰李老汉,劝慰他的儿子,守在老父亲劝身边,可是妻子一次次电话催促,他还是走了,留下了老父亲一个人。有多少人劝告他的儿子,要他带着全家还有他的岳母回山东老家,和老父亲一起住,让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但妻命难为!他又要走了,回到离开山东4000多里的黑龙江,那里有他的妻子,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老父亲身体依然健康,80多岁修高速还能挣上上万元钱,一个人不愁吃穿,还为儿子存钱。每逢过年打电话:问儿子回不回来?他好安排年货!
有儿子一起过年,李老汉家的菜也很丰盛。花掉他两年都舍不得花的钱!儿子如果回家,一进腊月门,李老汉就开始张罗着买年货,买新鲜的蔬菜,多买几十斤肉,多买几箱酒。80多岁的李老汉还給红白理事会帮忙,学会了几手小菜,吃的津津有味儿。
村子里,一群老年人经常在一起聊天。70岁,80岁,90岁,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如今,93岁的他再也不能去找那些老兄弟们去玩了!他老了!坚挺的背弯了下来,脚下再也没有那么利索!没有了聊发少年狂的本领,没有了血气方刚,没有了棱角!只有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说话的语气,柔和了许多。
人们有段时间没有看见李老汉出门了,不见了他的踪影。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他本村的女儿给弟弟打去了电话,催促他回家!他本村的女儿每天给送他几个包子,就算是奢侈了!她们的日子过的都不宽松!家家都有儿子,这年月给儿子娶媳妇,谁家不扒两层皮?她们都是硬撑着!
李老汉躺在床上,眼巴巴地看着房顶上发黄的檩条,听着烟台钟表发出“当,当,当”的响声。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买个电视机,或者收音机。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他年龄还不算太老的时候,买了一个挂在墙上的钟表,他们夫妻有早起的习惯。每天五点钟准时起床,下地干农活或者去割草。围着村子拾牛粪,检柴禾。他们舍不得买蜂窝煤,夏天舍不得用电扇,节约每一分钱!
女儿们抱怨他:太小气!太算计!一切为了儿子着想!什么时候也为自己想一想?天太热,小女儿送来了电风扇,他舍不得用!送来了电视机,他怕多花电费!每天都在寂静的世界里,默默的念叨着自己的儿子,盼望他能回来!
远在千里外的儿子终于听到了老父亲深情的呼唤,久久的期盼!坐上火车千里迢迢来到了久别的家乡,来到了父亲的身边。
父亲的耳朵还不算聋,眼睛视力有些模糊。有时心脏暂停,他听到了儿子有力的脚步声,感觉到了儿子来到了他的身边。儿子来到父亲的床前,李老汉紧紧抓住儿子的手舍不得松开。他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老泪纵横。
儿子说:我不走了!老父亲点点头,伸出了食指,
拉勾,不许反悔!恕我无能!让老父亲孤零零的受罪了!我要尽我所有陪伴你一直到老!
老李的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临死前,他用手摸来摸去,还有一张没有领的老年钱存折,他告诉了儿子。
儿子跪在地上,哭的像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