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间的雨,并没有阻挡父亲看望儿孙的脚步,沉甸甸的土特让老人雨中一度停歇,无非是新鸡开窝的鸡蛋,雨前采摘的桃胶,刚刚摘下的莲蓬,还有煮熟又冻在冰箱里的甜玉米(只为我们回去随时有玉米吃)因为有课,说要回去一直没有回去,所以老人不淡定了,提着几大袋子土特吭哧吭哧跑来,当得知周末加班、培优都没休息时,明显感觉老人有了些许的黯然和失落。
虽然我们姐妹俩都去接了站,虽然都给老头儿装了大包小包的,但看着拉着行李箱下楼的蹒跚背影,还是有种莫名酸楚,父亲真的是老了……
餐桌上的家长里短,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上老年大学练书法、打太极,修心养性颐养天年,除此还说趁能动弹要带着老妈多出去走走,只是老太太不太愿意挪窝。
说到带他重走新疆时,老人眼里异样放光,我明白那里是老人挥洒青春的地方,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天山脚下,那个如今叫马兰的地方,罗布泊的茫茫戈壁滩里虽然躲过了“两弹一星”的核辐射,却有他和战友的青春在流浪……
老人依然会说起留在卡拉玛依的老战友,兴奋的向我们确定说真的可以重走新疆吗?要回去做下老妈的思想工作一起去葡萄沟,一起去马兰,看他激动如得到糖果的孩子,我肯定!
可是老人说不要为了陪他们,怠慢了上学的孩子,我有些鼻子发酸,又要待来年假期。
忽然明白老妈常说的一句话“屋檐滴水点点照,水始终往下流”。
每次来去匆匆,吃完午饭就匆匆赶往火车站,回到三百多里外的另一个城市,依然沉甸甸的大包小包,只是换成了二老过冬的衣服,还有他爱喝的小酒,老妈爱吃的零食。
默默的陪坐在等车的广场,只是心底有些不可名状的情愫,早到车站一个多小时,不玩手机的老人就那么干坐在有些阴凉的条凳上,交代着照顾好孩子,好好过日子之类的家常,得知我下午有活动,老人为不耽误我,早早进了检票大厅,说到站联系!此刻只有目送老父亲进站。
接到小叔过世的消息时,我还在大老远的山东陪老公过年假,虽然没有过多的悲情,但心里还是刺痛了一下,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吧,因为没有出正月,依然沉浸在年味里,再者我不在自己家,所以不太好说什么,只是安慰着父亲。
据妹妹说老爸回老家时腿已经软了,很能体会这个六十岁的老人面对九十高龄的老妈,还有小叔留下一系列的未完的后事·······是何等的心境 !
父亲也是少小离家、当兵、转业、离乡、学大寨、分田到户、提干。所以家里的寡居老太太是一直跟着小叔,长辈们口中的三娃过的,现在这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竟然因为不堪生活重负自己想不开,丢下老母亲和未成年的两个女儿,喝下了大瓶的农药,这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真的是沉重的打击,一方面还要顾及着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而不敢有丝毫情绪显露。
虽然父亲在湖北安家可还是挂念着远在河南的老母亲和还未脱贫的兄弟,因为儿时在父亲的醉言醉语中隐约听到说起过要回去看看。
实在很难想象到还不通车的小乡村要怎样一天三餐去喝棒子面,加之父亲只有我们两个女儿,确实也不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的老太太的待见,所以和老屋家族鲜有联系,我们就更无感情可言,当我再看到父亲是在他安顿好老太太和家里的一切途经武汉时,胡子拉碴的,精神很不好。
忽然觉得父亲很可怜,这把年纪背井离乡,家里还有老母亲,没了兄弟,没人商量,我真不知从何去安慰他,只是觉得这老头真的太不容易了。
并不是带他去看一次天安门就能弥补多少,不是为让这个老人感受现代都市文明,去星巴克点一杯卡布基诺就能抚平他所历经的沧桑,至此明白了他的担子很重,而我也要挑起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重任,善待父母,因为生活在继续。
字数 14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