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监考中考。
考完,一位年轻的同事发了一个朋友圈,大意是场内有一个考生长得帅,做题快,是收卷时唯一把答题卡递给老师的一个学生,被赞既帅又成绩好还情商高。
我这样评论:情商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在收卷时提醒考生把答题卡递给老师,这样咱能收的快一点。
很多孩子也许不会想到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毕竟他们从小一直处在被关心,被着想的状态。身为老师,不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只是感慨,更应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也许他们这次的确不知道,但老师提醒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此就会记住,老师的作用就是激励与引导。
像那位智商与情商双高的孩子,当然是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达到的,但事实上,往往高智商与高情商不能兼具,正是所谓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一位同事的老公是大学里的博导,听同事说,如果在一起吃饭,老公招的那些博士生大多是和老公一样不善言辞,酒桌上也很少会说些恭维别人的话,都是老实巴交的实在孩子,只知道做学问。
今天和朋友聚餐,席间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在妈妈忙完了落座时,赶紧给妈妈夹了一块鸡肉,这无疑让旁人艳羡,多懂事的孩子!但是接下来趁孩子不在时,据妈妈说,前段时间上网课时,孩子趁家长不注意偷玩手机,家长问是不是玩手机了?孩子说没有啊,不信你看啊。直到抓了现行挨了揍。在学校里,有时不交作业,老师问作业呢,就在那装模作样地找,老师知道他没做,让他明天补交,明天再问,还没做完呢……
智商与情商都高是理想,一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理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这件事上耗的精力多,那件事上分配的就少,智商高有智商高的优势,情商高有情商高的好处。
2020.7.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