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活着:
一、不容易累,主要是不容易心累,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是顺着来,自然没有纠结;
二、少有后悔,怎么活是自己的事,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意见,不单单具体的人,还有传递的信息。
什么意思呢?
具体的人,是亲朋好友,还有泛周围的人,是真实的人;
而信息,可以是环境,可以是书本,可以是网络,因为隔得很远,容易被人接受,尽信书不如无书。
什么才是正确的?
自己。
身体感觉如何,心理感觉如何,这个才是最真实的。
比如自律约束。
总是能看到,高手都是自律的,都懂得约束自己;事实正是如此,但是要不要学习呢?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越是厉害的人,越遵守规则,是因为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有利;越是虚弱的人,越控制不住自己,哪怕是保护自己的规则,也要去破坏。
谁对谁错?
其实都没有错;但身弱的人,能力差的人,最重要的不是破坏,也不是遵守,而是守心,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安安静静,汇聚能量。
累了要休息,饿了要吃饭。别的事情,不想做就拒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消耗自己的事情,都不做。
熵增:就是混乱。
精神的熵增,就是意识的混乱;人的焦虑,烦躁,就是做的事情,在增加熵,在消耗自己。
怎么办?
不做即可;不要有奇怪的想法,这个要做,那个必须做;最后背负一堆,不必要的负担;内在也被赌住。
生病是最轻的。
不是自律使人强大,而是强大使人自律;先后顺序要看清楚,总是吃个不停,总是刷手机,不是不自律,而是控制不住自己。
没有精神,没有能量,来维持身心的结构;精力充沛的时候,做什么都是简单的。
做过了,没有用。
很多人想要自律,想要改变自己,想要学习上进,最后都失败了;基本问题都是想做,也付出了行动,但是没有能量。
真正的改变,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三次五次,而是一直尝试,尝试把能量,调动到另外的轨道。
比如,晚上是刷手机,还是早点睡。
不要等到晚上了再做决定,而是白天就要考虑到,如果精力过剩,就要锻炼,或者做事,把能量消耗出去;
而多数是精力耗尽,白天的工作量,就要减少。
不仅仅是事情,还有思绪。
少做事情,少想事情,多偷懒,多发呆,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基本的想法,基本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