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假后的第一天,感觉大风忽啦啦一整天都在呼啸着,天阴沉沉的,屋里却闷热的厉害,想打开窗户透透气,却发觉得手臂的力气根本抵不上风的狂野,又生生地吹回来了,自然的力度,有时就是这样不容小觊。
想站在窗边上,眺望前方,缓解一下一日的燥热,却发觉在风中,一切的风物在罩进灰蒙蒙的天色下后,远处灰暗茫然而没有边际,起风了,而且风很大。
赶车的路上,人立在风中,小广场旗杆上的旗子被风吹得狂舞,也造势也了大动作,几棵新植的国槐,虽然不再是小苗了,但在大风下,依然有瑟瑟的怯意,几个从车前经过的路人,不是拎起衣襟堵了面,就是裹紧了衣裳在风中猛跑,似乎在这场大风中,早已没有参照物一说,也没有动与静的区别,一切都划分到了行动派的类别。
坐在返程的班车上,车身就象是与风的方向一致似的,树前倾着,车仿佛也是前扑的一样,树绿在大风中,也变成灰绿,一向拈花惹草的自己也无暇顾及,只是眼直盯着前路,生怕错过了路口,而前路也一样是灰色调的,那样暗色的眷顾,愈发让车内闷热闷热的,透不上一点凉气。
这样的闷热马上又席卷至全车,人们一个个捂着口罩,在身前挥着手,恨不得变出一把扇子来,将热气吹散,几个小伙早已跃跃欲试,着了半袖了,还在实在闷得不得了了,偷着摘了口罩,被司机前镜头发现了,马上制止了,只盼着站点快一些,门开合一次,换换车内的空气。
而车外,风还在猛烈地吹着,车内车外截然不同的气温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中起风了常常是一种迹象,比如政治上的动荡,生意上的变故,也直观地体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方方面面,大概也是因为如同今日这般不同以往大手笔的变化,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心情。
然后当班车送我到站点时,因为阴天之过,天色忽然也暗了下来,穿行天桥时,大风戛然而止了,大概也应了日落西风定的说法,在等候灯亮的这个空档,城市没有阳光下那般醒目,也没有灯光下那样绚丽,周遭黑白调有些压抑,却也如水墨般有返璞归真的韵味,淡淡的,浅浅的,也让在风中翻滚过的思绪静下来。
风驻了,心就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