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而每一件事,绝对是每一件事,都重要。-《西藏生死书》
无常就好像是我们在生命中碰到的一些人,始时难以相处,但认识久了,却发现他们比我们所想象中来的友善,并不恐怖。
每一个次原子的互动,都包含原来粒子的毁灭和新粒子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创造一种永无尽期永远创新的实体。
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此时此地。
降低对死亡的恐惧,更能接受死亡;增加对他人的关怀,更加肯定爱的重要性;追求物质的兴趣欲减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当然也更能接受来世的信仰。
把喜悦绑缚在自己身上的人,反而毁灭了长着翅膀的生命,当喜悦飞去而吻别的人将活在永恒的朝阳之中。
虽然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放下的话就会一无所有,但生命本身却再三透露相反的讯息,放下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当海浪拍岸的时候,岩石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同样的道理,改变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也可以磨掉我们的棱角。
通过各种改变的考验,我们可以学习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善心和慈悲心也开始从我们本身自然的散发出来,并且把喜悦带给别人,这个善心可以超越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善心,整个生命便是在我教我们如何发掘着颗强烈的善心,并训练我们实现它。
喇嘛仁波切说过,在今日高度互相依存的世界里,个人和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彼此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世界性的责任感保护和培育我们的视界家庭支持弱势的成员并保存和照顾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不要把注意力太放在呼吸上,大师总是忠告我们练习止的禅修时,不要固定在一点上,我建议只把1/4的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就够了,然后你就会发现只有专注是不够的,另外的1/4注意力,应该用来持续而警觉的觉察,监督和检验你是否还在专注的呼吸,其余1/2的注意力就安住在宽阔中。
当你呼吸越来越专心时,你将发现自己越来越处在当下,已经把散乱性收摄魂自身成为一个整体。
负面的经验往往最容易误导人,因为我们总是把他们当做坏的象征,事实上在我们修行中的负面经验却是伪装的福报,试着不要去厌恶,却要反过来了解他们的真正面目,他们只是经验而已,如梦幻泡影。
即便是负面的经验,也可以变成大福报和成就的来源。
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带来障碍的不是负面的经验,反而是好的经验,但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你必须特别小心和专注,才不至于变得满足和过分自信。
敦珠仁波切在我经历一次非常强的体验时,对我说不要太兴奋,他终究既不是好也不是坏。
如何才是个伟大的修行人,因为永远活在当下,随时面对真我的人一味发现并持续流露灵感源泉的人,正如英国当代作家刘易斯汤森所说,基督最伟大的诗人如此热切的生活在真理之中,他的每个姿势当下就是清静的动作和圆满的象征,体验着超越的真理。
最伟大的成就需要最大的耐心和最长的时间。
巴楚仁波切写的:深藏不露的伟大人物,他们非比寻常的品质,可能会让我们这种凡夫看不出来,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检验他们。另一方面,即使是平凡的江湖郎中,也擅长装扮成圣人来欺骗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