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

读书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

作者: 生活闲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21:57 被阅读0次

    《卡片笔记写作法》

    作者: [德] 申克·阿伦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译者: 陈琳

    出版年: 2021-7

    页数: 256

    【本书介绍】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本书是该系统的第一本中文综合指南和说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个部分从写作知识、写作准备、写作能力和注意事项四个角度概述写作的基本问题;

    · 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

    · 第三部分是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

    【读后感】

    这本书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本,做过笔记最多的一本工具书。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划线笔记竟然就已经达到了12条。

    想起以往阅读过的书籍,往往一本都不超过10条笔记。这本书阅读完后,我足足记录了53条笔记,可见这本书多么触动我的内心。

    有一说一,这本书的的叙述,阅读起来总觉得老生常谈,但其实是自己不求甚解,以为自己知道了,其实没有细究下去。

    比如书评人学习骇客说道:

    「“把书读薄”是能力,“把书读厚”是阅历。」

    「就像我们群里讨论过无数次的《学习之道》,在微信读书里也有人认为可以概括成两页纸,甚至还冲到了热评,但是书中有太多的闪光点在我和其他同学甚至一些名校学霸的交流中产生过共鸣。」

    「很多小点,需要在现实中花费很多时间去实践去学习。

    比如书中有一句话“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都会对学习和记忆发挥强大的效果”,书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么一句,但是什么是有效的有氧运动,它的形式、频率、强度、时长要求怎么样,在什么情况下对学习有改善,等等,这些都不是几页纸短时间就能说清楚的。

    “把书读薄”的能力值得点赞,但“把书读厚”的阅历同样值得追求。」

    这本书中提到「要达到群聚效应的最佳点,关键是要分清楚三类笔记。」

    分别是以下三点:

    1.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这类笔记只是对收集信息起提醒作用,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来写,最后会在一两天内被扔进垃圾桶。

    2.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这种笔记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它们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存放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文献管理系统中,或者按出版标准写好放在卡片盒中。

    3.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

    我的理解是:

    第一种闪念笔记是随时随地冒出来的想法,可以记录在手机备忘录或者效率app里。文中提到,每天至少记录3条笔记,这是可以立即执行的动作。

    第二种永久笔记是在阅读书籍中,将摘录统一归纳整理,然后用自己理解的话术再复述一遍,然后再次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永久可用的笔记。比如我今年看的书,摘录的100条金句,当我收到一个关于女性的命题,我可以随手翻阅查找,并引用符合我当前文章主题的话语。

    第三种是针对比如写论文、写稿、写作品等,为了某一特定目标,而去探究的一系列笔记。这种笔记就是进阶版了,在引用的同时,还要加上自己的思考。

    把一个个卡片盒子集合起来,整理成永久笔记,持续不断输出观点。

    文中还提到「蔡格尼克成功发现了现在被称为“蔡格尼克效应”的现象,即未完成的任务往往会占据我们的短期记忆,直到它们被完成。」

    如何让大脑暂时放下未完成的任务?不如将未完成的任务写下来,告诉大脑我将会更加妥帖地处理未完成的事情,请不要担心。

    这时,我想到了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这个词,即最小可行产品。在不确定市场情况下,为了控制风险,让产品一点一点试行。

    如若一下子让我们写出几万字的论文或者十几万的书,人人都会觉得是一场无法完成的马拉松。

    然而当我们拆解目标,从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即所思所想,再整理阅读笔记,完善成一条条永久笔记,再进行课题写作时,就可以引用永久笔记,加入自己所思所想,最后修改、校对等,随之,我们也即将抵达了终点。

    【摘录】

    1、卡片盒笔记依赖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即缓慢而稳定的改进,促进思维产生持续、微妙的变化,并且事物间相生相依。

    2、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我当前感知到了什么?我当前在记忆什么?我当前在学习什么?我当前在思考什么?”这就是元感知、元记忆、元学习、元思考等。“元认知”也就是认知的认知。

    3、我们在写作时,以大的单位很难记住,拆分成小的单位就更容易记住。写作时,用大脑直接记住的东西越多,写作就越不容易被打断,节省的脑力就越多。

    4、有了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就等于没想法,而无法重现的论据也根本算不上论据。如果想把一个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就需要把它写出来,供人们阅读,以此传播下去,否则这个成果没有任何意义。

    5、你可能还记得化学课上学过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在放热反应中,你需要不断地添加能量来维持这个过程。

    而吸热反应一旦被触发,就会自行继续,甚至释放能量。工作的动力也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工作正在消耗我们的能量,只有投入越来越多的能量才能前进。

    有时却恰恰相反,一旦我们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本身就好像获得了动力,拉着我们前进,有时甚至让我们充满活力。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动力。

    6、大脑和卡片盒有明确的分工:卡片盒负责处理细节和参考资料,存储的是一种长期的记忆资源,它能保持信息的客观性不被改变。

    这使得大脑可以专注于要点、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科大图景,并更具有创造力。大脑和卡片盒可以分别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配图来自PxHere,侵即删

    欢迎关注我

    微信号|生活闲记

    下厨房|默默的小日常

    小红书|默默的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rp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