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时节天愈寒,理智进补防中风
四季养生——秋季(三)农历九月为晚秋,这个月有寒露、霜降两个节气,九月初九还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晚秋的气候可用民间的一句谚语来形容:“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中秋节过后,秋风阵起,寒气渐袭,气温会出现骤降。
对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
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除了防止燥邪伤人外,还要注意寒邪的伤害。要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自己对寒冷的耐受力,适时增加衣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则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因天气的骤然变化而引发旧疾。
晚秋气候转寒,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推荐羊肉和芡实为最佳食补选择,可用芡实炖羊肉,也可用芡实加大枣、糯米、红糖熬粥食,还可以用萝卜炖羊肉食用,但烤羊肉一定要少吃,以免助湿生热。
可多吃一些含蛋氨酸丰富的食品,如芝麻、葵瓜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它们能加快脂肪的代谢,有预防血脂升高的作用。还要注意补充如虾皮、花生、豆制品等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老年人可服用生地粥:生地黄10克洗净,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去渣,再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烂成粥即可。还有百合莲子粥等,可以起到滋补肺肾、润燥生津、防病延年的作用。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瓜果大量上市,若食之不当,会造成痢疾、腹泻。所以,对各种瓜果要适量食用,不仅要洗净再食,还不可恣意多食。
有人将这些瓜果称为具有清热生津作用的“白虎汤”,过食可以损伤脾胃的阳气,而造成消化系统的疾病。有谚语道:“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
另外,晚秋气温骤降,是一年之中最易发生中风的季节。中风病人在发病数日或数月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小中风症状,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视力模糊、半身麻木或无力等。这些症状大多是短时性的,一段时间后便会自然消失,中老年人对中风预兆应保持高度警觉。
由于秋季气候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导致老年脑中风病人增加不少。预防中风可以适当吃些西红柿、洋葱、大葱、生姜之类的蔬菜,有助于抗凝血和抗血栓,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发展。
每天一小时的散步和其他柔和运动,有利于通经活络、应对气温高低变化;睡觉以平枕为宜,高枕可能会因脑血流减少、微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人是大自然的产物,顺应自然的养生,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秋季宜喝乌龙茶,而乌龙茶性味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不寒不热,还有润燥生津、清除内热的作用。产品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武夷岩茶。另外还有雪梨茶、萝卜茶、银耳茶、荸荠茶等一些自制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