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辉县市城内小学,经过百年文化积淀,在一代代城内人的开拓进取下,结合实际精心提炼出“以人为本,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幸福,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确定了“育人为本,素质为重,关注发展”的办学模式。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五育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的儒雅少年
一是坚持打造特色。
厚植书院沃土,我校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诵读国学经典,铸就儒雅人生”的特色教育。在学校开展“大声读给孩子听”“师生共读”活动,在家庭开展“大手牵小手”亲子共读活动,让孩子们在倾听中爱上阅读。最是书香能致远,每个清晨都有朗朗书声响彻校园;一方小小的天地,沉浸式的阅读带给孩子充实的课间休闲;“书院芳草地”公众号,学生优秀习作展示平台在这里搭建……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每一个城内学子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滋养下,成长为饱读诗书、落笔生花的儒雅少年。
二是重视德育培养。学校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活动,重大纪念日、节日,分学段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用文化经典和红色教育,擦亮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日常通过上好班队会课、思政课,把注重仪容仪表等习惯养成融入德育日常,贯穿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是强化体育锻炼。欲先强其心志,必先壮其体魄,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有一个好的身体,我校2020年开设足球课程,每年定期举办“校长杯”足球赛,绿茵场上驰骋的脚步,挥洒的汗水,让孩子们享受着健康、快乐的童年。
四是增强美育涵养。小乐器进课堂是我校音乐学科的特色教学,城内小学从2001年引进竖笛教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21年我校又新增葫芦丝社团,专业的葫芦丝教学,让学生走进艺术新天地。竖笛、葫芦丝、合唱社团活动的开展,让爱好音乐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为人生奠基。播下一枚艺术的种子,它将会生根发芽,收获芬芳。美术学科将软笔书法纳入课程,国画、书法、手工、儿童画社团带给孩子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二、固本强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为促使教师加快成长,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用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首先,组织教师共读教育教学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并坚持写随笔,记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为老师们搭建了《杏坛拾零》公众号,发表教师优秀随笔。其次,我校着力通过学科教研交流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组建“班主任工作室”,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专题”形式集体研讨、经验分享,以使在学生的每一个人生关键点,给予最好的教育、最佳的指导。
(学校把促进教师发展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坚持每学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签订师德责任状,落实教师岗位职责,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组织年轻教师向身边的骨干教师学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引导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行为准则。)
三、三方携手筑平台,家校合作育英才
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了解家长、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有针对的加强和改进学校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活动,真诚沟通,切实为家长和学生解决困难。同时发挥家长们不同职业的教育资源优势,2019年开展家长讲师团活动,把交通安全、科学实验、趣味手工、卫生保健知识等新颖的授课内容带到课堂,实现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孩子们提供了解社会的新窗口。
面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盼,我校将牢牢把握双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百年老校栉风沐雨,城内小学在书院沃土的滋养下,积极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学校特色,实现百年书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办学的融合,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异彩,是我们城内小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城内小学永远在路上!
(取得的成绩以及努力的方向:一路风雨,一路花香。城内小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河南省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新乡市文明学校”、“新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新乡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新乡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辉县市历年“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