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满眼望去,都是混沌的人。”
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当我望向自己的时候,看到的也是混沌。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对教育,对人性,对世界,对自己充满着无限的悲观,总觉得,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坏。我时时感到一股压力,从内心涌出的压抑自己的力道,就像逆流的人在水中的感觉——不想再这样往前随波浮沉,可是要拯救以及要开辟一条道路又觉得束手无策,彷徨失措。
2
李老师问我坚持日更吗?
没有了。
为什么?
因为我没有任何想表达的欲望。理由如何?
听起来非常漂亮。
坚持日更100字而已,平台也没有设置必须原创,随便贴上100字,就算日更完成了。当我并没有想法想要写下的时候,就让它空白吧。追求日更的意义在哪里?原谅我又追问意义。好像找不到意义感,我也坚持不下去了——我仍旧做不到意义是做出来的这句话。我这样说显得非常无耻,我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只是因为不能坚持而已,我还非要找个漂亮的解释安慰自己——浅薄又虚伪。我以为思考能解决我的失序——现在我知道,并不能。心血来潮的时候以为每天总会有这点那点想法的,写下一百字多大的事。事实是,有时一天过去了,我并没有任何想法,对任何事,对任何文字。事实是,我很快对表达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就算有想法却又未必愿意想把它写下来——因为,内心里失去了写的意义。
3
此刻,我忍不住想起里尔克的那句话: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恐怕我还没有遇见这样的时刻。我对于书写,到底抱着怎样的态度呢?它还没有成为我的必须,所有内心的语言写成后摆放在那里会变成另一种语言。我到底借着书写想要做什么呢?语言能够给予我的又是什么呢?
4
恐怕只能再次摘录:
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原人似地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
所以你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作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狱墙使人世间的喧嚣和你的官感隔离——你不还永远据有你的童年吗,这贵重的富丽的宝藏,回忆的宝库?你望那方面多多用心吧!试行拾捡起过去久已消沉了的动人的往事;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所朦胧的住室,别人的喧扰只远远地从旁走过。
5
或许,这才是比日更或者不日更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去建筑自己的生活。
刚在朋友圈读到此文,贴在这里。
雅思贝尔斯:稳定不变的生活秩序是不可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