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艺术展馆都是封闭式空间,用周期性更换展品的方式,策办一个又一个主题展。人们习惯了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暂时离开外面的环境,在一束束强光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展品上。至于展馆本身,往往不会让人留下太深印象。
而浦东美术馆是那么与众不同,展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探索和回味的艺术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020408c8386eda59.jpg)
浦东美术馆一面正对着东方明珠电视塔,相距大约三百米,他们之间由一个小广场连接,广场上铺设着平坦的白石子路面,当中点缀了一些绿植,不高不大疏密有序。灰白色路面与展馆外墙的颜色一致,这就使得这个小广场与展馆形成了一个整体,简洁的灰白色洁净舒适,接近这里人就不由地放松下来。
所以,当观尚未入馆,展示就润物细无声般开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d579ed7254c6abb8.jpg)
它的另一面则面对黄浦江,江对面就是外滩万国建筑群。展馆当然不会浪费这个绝佳的地理位置。顶层被设计成圆形露台,视野那么开阔,浦江全景尽收眼底,光线极度充足,绝对360度江景打卡点。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硕大的“MAP”Logo和东方明珠在空中重合在画面里。
在这里看江水滔滔、游艇游轮竞相驶过,他们的背景就是外滩建筑群。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一道绝佳的风景线。随便拍一张照片都是典型的上海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b78161c40f44626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84f48ef21d3c4f7a.jpg)
更精彩的是展馆三楼设计了一个廊镜,长55米的镜厅作为美术馆的亮点之一,致敬了马塞尔·杜尚的著名作品《大玻璃》。
开馆以来,这里成了打卡冠军景点。理由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建筑本身的艺术性,还有其强大的艺术融合性与互动性。镜厅反射观众身影的同时还映射出浦江全景,高大宽阔的空间让人可以抒发自己的拍摄艺术灵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736d5781f93d0e4a.jpg)
展馆朝东一面每层都有一扇大小面积不等的落地窗,每一层窗外都是不同视角的东方明珠。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77f3d371294da7c6.jpg)
到这里,我惊叹了很久。这些设计不仅是艺术之间的融合,更是艺术与周边与上海的人文的融合。
三楼装置作品《光旋律》,与其他作品不同,这是是一件互动性很强的艺术品。除了视觉上黑白变化带来的趣味性外,声音的融入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当你欣赏它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多么奇妙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bbc48f444e8dbe48.jpg)
从传统的架上绘画作品到光影声响综合的装置,艺术从平面二维发展到三维空间,不知不觉的将观众融入其中,大大提升了观展体验。
这更像在传达一个哲理:万物独自存在是孤独的,要想办法融合,物与物、物与人,当它们相互融合,一切变得丰富有趣并令人轻松愉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2b5d0e42596c2cb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42e654def3fdfc2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4fc82d7c372852c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1928/44d8086e15929e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