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爱买书的习惯,且是那种拿在手里有沉甸甸的手感,翻阅起来有墨香,最好纸张、字体大小都能够让人顿感精致的书籍;但是又有多少人也如我一般,买得多却看得少呢?
并非是自己只爱买书不爱看书,相反我是很爱看书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安静的待着,泡一杯茶,冲一杯咖啡,然后找个安静的位置坐下来,一头扎进文字的海洋里,心灵才不会觉得空虚。只是平日里,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总是少得可怜,就连睡前偶尔翻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书,内心里都会有罪恶感,总觉得有一点学习的时间应该先用来研究一下跟工作相关的,不是专业、就是管理就是销售,殊不知这些书并非心中所属,而我多么想【白天柴米油盐,晚上唐诗宋词】。
当然,由于现在网络的发达、短视频行业的欣欣向荣,打发业余闲暇时间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比起随身还要带本书的麻烦程度比起来,一个手机走天下的确便利太多。
但是直到2019年年末自己才算是真正接受了抖音,以前总觉得只有那些闲得无聊的人不务正业的人才会刷抖音,现在发现我对此存在很大的偏见,世上诸事大抵如此,就像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多面性,就看你以何种出发点去看待。
为什么说着说着读书,却说到了抖音,是因为我在抖音上知道了『北大屠夫』陆步轩这个人,一个北大文学系的高材生现在的工作是卖猪肉,他的抖音全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白天柴米油盐,晚上唐诗宋词』就是出自他口,这让我瞬间明白,只要你心中有书,当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能够在书的海洋里感受到快乐就够了。
无论是读书还是刷短视频,都要学会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大多数人刷短视频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看的也多是夸张搞笑的内容,又有多少人是奔着学习提升自我去的呢,短视频行业作为流量经济的担当,众人趋之若鹜,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力求上进的人总要花些时间更深入的学习,学习那些历史长河里人类文明留下来的经典。
在这个被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春节,那些早年买了却没来得急看的书全部展现在我面前,既然命运安排我宅在家中,那理当不辜负这段阅读的好时光。
这个春节假期太不寻常,也是出生三十余载,过得最不像春节的春节,关于疫情,我在这里不想说太多,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每天睁眼闭眼都是疫情的变化,各种报道铺天盖地,朋友圈各种刷屏,而自己向来不是一个跟风的人,不发声不代表不关心、不感动,只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这两天看余秋雨《文化苦旅》,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特别是放在全国疫情严峻的当下。这也是我在此时想写点东西的原因。《鱼尾山屋》这篇,乍一听标题,也不知所云,但是细读下来,发现余先生把世界几大古文明做了一下梳理,这真真是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得来的真知,这本书不是动一动笔杆子,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一本文艺著作,而是作者走遍祖国大地,云游海外得来的真知灼见。
余先生在文中写到,中华文明是作为有史记录以来唯一没有中断和泯灭的古文明。所以我坚信这一次疫情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样可以战胜困境。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文明行进到今天,纵观全球,人类却越来越崇尚自然。
余先生在书里写到:
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喜欢去尼泊尔,他们来这里不是寻访古迹,而是去沉浸自然。他们喜欢这里的生活气氛,喜欢淳真、忠厚、慢节奏,喜欢村落稀疏、房舍土朴、环境洁净、空气新鲜、饮水清澈。其实说来说去,这一切也就是更贴近自然,一种未被太多污染的自然。
相比之下,一切古代文明或现代文明的重镇,除了工作需要,人们倒反而不愿去了。那里人潮汹涌、文化密集、生活方便,但是,却越来越多的人想逃离......
没想到人类苦苦折腾了几千年,最喜欢的并不是自己的创造物。
人类是为了摆脱粗粝的自然而走向文明的。文明的对立面是荒昧和野蛮紧紧相连。但是渐渐发现,事情发生了倒转,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
回想起这次疫情的发生,又何尝不是余先生书里写到的拥挤的闹市、密集的人群荒昧野蛮的后果呢,所以请原谅我大段引用了书中原文,也正是因为这段文字让我萌生了写一篇文章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回老家农村建别墅盖民宿,有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休闲度假,有的是为了经营挣钱,但是无论哪一种如果不能拥有敬畏自然之心,那将是另一种形式的荒昧野蛮,而留给人类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少,也许到那个时候不管是现实版2020,还是电影《2012》,终将会到来吧!
- end -
2020年春节公园一景
唯有梦想才配让你不安,唯有行动才能够解除你所有不安!
关于小米姐姐:
八零后大龄女青年
进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
上得了工地,写得了文章
没上过几天学,读过几本书
没事儿充当一下文艺女青年
咖啡、读书、写字是我的梦想
但那是远方的诗和田野
我得先过好眼前的苟且
我的本职工作是
销售智能家居&私人影院
美好生活怎能少得了电影和音乐
突然发现我的工作也是幸福的
于是我很开心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