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过是善于借助别人的知识
作者:启发顿悟
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约翰尼是超市的打包员,他每天下班就会搜集“每日一得”,然后输入电脑,打印很多份,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给顾客打包时,就把这些温馨有趣发人深思的“每日一得”纸条放进顾客的购物袋。
有一天,经理发现约翰尼的结账台前排队的人是其他人的三倍!他大声喊:“大家都不要挤在一起,多排几队。”没人听他的。顾客们说:“我们都排约翰尼的队,我们想要他的‘每日一得。’”
台湾有一对水姓夫妇,非常喜欢看电影。看完《情迷午夜巴黎》就想去法国,看完《美味不设防》就立即想煮意大利面,看完《遗愿清单》就动手写他们的人生清单。他们清单中的共同梦想就是启发人心。
某天,电影《秋田犬八千》正在播出,两夫妻领养的流浪犬小米正躺在水太太怀中撒娇。水先生有感而发说:“对你来说,它可能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对它来说,你却是它的全世界。”一句简短的话似乎与这部电影紧密结合,于是他们一边看电影,一边发掘电影中启发人生的句子,并放在网上。从2012年成立“那些电影教我的事”网站以来,Facebook上六十多万读者,粉丝超过100万。
他们把看电影的感受和心得写下来,从3000篇文章中筛选出一部分,编成了一本书,书名是《那些电影教我的事》。
在这里引用几句我觉得特别好的:
《魔球》(Moneyball,2011):“努力的结果,不一定会是成功,但绝不会是后悔。”
《街头超人》(Hancock,2008):“如果讨厌自己,那就做点什么。哪怕一天只改变一点,你会慢慢变成那个你喜欢的自己。”
《骄阳似我》(Good will Hunting,1997):“很多时候我们却的不是机会,而是决心和勇气。”
《死亡魔法》(The Prestige ,2006):“追逐别人的目标,只会带你到不属于你的终点。”
《魔雪奇缘》(Frozen,2013):“做自己并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而是不会轻易让人动摇你的信心。”
《绯闻教主》(Easy A,2010):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喜欢你是你的事,不是别人的事。”
《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0):“有三件事可以让你的人生更美好:放下过去,期盼未来,把握现在。”
我为什么引用这两个故事呢?前几天我开始在简书以启发顿悟为笔名开始写作,可是不可能天天更新啊,我看到了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关于读书的“每日一得”。因为这本书主张不必读完全书,也不必担心记不住,只要拆解出自己的案例了,这些知识就开始转化为你的职场核心能力。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
我一直担心抄袭的嫌疑,专门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节 权利的限制[1]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引用了26本书,格式是:作者姓名、作品名称、页码。然后是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17岁那年,读到了《变形记》,当时他认为自己准能成为一个作家。他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居然会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于是就想:“原来能这么写呀。要是知道能这么写,我早就开始写作了。”我看完《这样读书就够了》也是这种感觉。既然《这样读书就够了》主张拆书帮便签读书法,我们就从拆这本书开始吧。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05页
企业存在的价值,对公司内部来说,是你搭建一个平台,去成就员工;对外而言,是你创造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做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事。
2011年7月27日我花三千块注册了香港公司,叫某某集团,其实只有三个人,并且都不是全职,我们每天就是喝酒吹牛,对公司内部来说,我不知道如何成就员工,对社会而言,我不知道创造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就像我读书,看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就想,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读书破万卷,就可以下笔如有神?那万卷是多少字?万卷折合成现在的书是多少本?网上一查,万卷以《四库全书》的标准为平均值,每卷12500字,万卷即12500万字。现在的书通常一本12万字,相当于1000本。读1000本书就可以下笔如有神吗?我亲身体验了,不行。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可以的,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重点在于破万卷,也就是超过1000本,我读了近三千本,直到读到《这样读书就够了》才有大量写作的兴趣。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17页
1963年,密歇根大学教授麦卡卢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和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
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无论生存负载还是生存力量,都由外部和内部因素构成。
关于生存负载,外部负载主要指的就是工作,包括职场工作和没有薪水的家庭工作;内部负载主要来自于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活期望——想买房,想换车,想升职,想40岁之前达到财务自由。
生存力量呢,外部的力量源自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等;内部的力量就是个人的能力和经验。
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负载,就是麦卡卢斯基强调的“生存余力”。
职场工作者的生活也是如此。“如果能够保持一定的余力,那么就能够很好的应对不可遇见的紧急情况,更好的承担风险,能够从事各种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也更有可能进行学习。”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一个人生存余力过多,也意味着他对他人没什么价值,可能在失业。杜拉拉内部负载是她自己对升职加薪的强烈渴望,导致她每月要加班100个小时。
生存负载远远大于生存力量,杜拉拉已经没有生存余力。
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做的时间最长的工作是保安,很多人说做保安没前途,我为什么长时间做保安呢?因为我喜欢看书,12个小时的月薪3800块,8小时的2900块,按说出来打工肯定是选挣钱多的啊,我选择8小时工资低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麦卡卢斯基的生存余力理论,但我知道2013年哈佛大学教授穆来纳森的研究发现: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模式,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穆来纳森发现自己的拖延和穷人的焦虑竟然非常类似。穷人缺的是金钱,而他缺少的是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你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的利用。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略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者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换句话说,你会越来越笨,导致你失去的更多,失败的更惨。
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去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
一个过于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拖累终生。
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
时间不够怎么办?减少多任务的干扰,分解问题,淡化焦虑。
我们每天被各种推送、公众号、微博狂轰滥炸看起来是信息过载,其实是“有效信息”匮乏。
我感觉自己现在没钱的主要原因是从前花太多时间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可是想成功需要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包括读书、锻炼、准备工作、发掘新机会、规划、建立伙伴关系、防范。
人的大脑特别容易混淆紧急和重要,特别是普通人更要提醒自己这一点。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19页
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
创意的几十种方法中,有一种是查字典,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方法,上面这段话有三个创造价值,那么创造和价值是什么意思呢?请参阅简书网启发顿悟的文章《成功是开卷考试》。
前段时间很多人热议: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我也纳闷:为什么我的读书笔记写了五六本,整理成文档五号字八百多页,这么努力,怎么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现在我想明白了,我问自己:“你在找工作的时候运用了哪本书的知识?你在学习上运用的是哪本书的内核?你换工作时运用的是哪本书的哪些原则?”我发现自己读了一堆书,写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来没有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写文章中去。
那你说,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你把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结合了吗?结合之后你反思了吗?反思了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没有质的改变?
莫提默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45页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的最好方法——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写下来。
没错,我写了读书笔记,可是只是单纯的写下来,并没有让把一本书的一部分变成我的文章的一部分。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的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牛顿所指的是谁呢?在物理学史上,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伽利略。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不是也是如此吗?他引用了26本书才写成了自己的一本。在这个社会,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性价比最高的行为就是阅读书籍。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33页
成人变得具有自我导向性,意味着成人学习者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自身的学习经验。所以,有效的成人学习应该更多强调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
这让我想到了13岁的外甥,我问他:“有没有信心读完初中?”他说:“有,长大想当老师或者演员。舅舅,你想让我长大做什么?”我说:“我想让你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热爱的、擅长的事情。”这不正是上面那段话的书面表达吗?
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26页
社会影响分为三种类型:依从、认同、内化。
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在依从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权力。
认同:因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从而与之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在认同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吸引。
内化:将特定信念内化的动机是希望自己正确。假如施加这种影响的人被认为值得信任而且具有很好的判断力,我们就会接受他所主张的信念,并将它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在内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
我对这段话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觉。不过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举例让我觉得有意思。
买方说:“你不答应我的条件,没问题,有其他供应商答应”,这是试图用什么影响卖方?——他的权力,买或不买的权力。
买方说:“我帮你把成本算的很清楚了,所有加起来,你生产一条毛巾的成本是1.21元,你1.25元给我。我知道你这样等于没赚钱,但你以后就可以跟其他采购者说你是我的供应商,他们肯定就不会担心你的品质了。”——有这种买家吗?有,沃尔玛、家乐福就是。他这是用什么影响?是第二种,让对方“认同”,核心是自己有吸引力。
买方对你说:“根据我们的调查,今年一定流行这种款式的靴子。”而你回想前几年他对流行趋势的判断,无一例外都是对的,那么你是否相信他?你会相信,这就是第三种社会影响,“内化”。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不知道冯先生和榜哥看到了是否恰当,以前我开公司的时候有三个人,我、榜哥、冯先生。
开始我是董事长,榜哥是总经理,然后冯先生加入做运营总监,其实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商业行为,后来我们一起喝酒,我就说:“如果我们作为公司领导都不学习,我们这个组织不可能成长,所以我们要带头读书学习。”
冯先生和榜哥都没读书的习惯,慢慢的冯先生从一天看几页开始,大概半年后他对我说:“老板,我要超过你一年阅读400本的目标。”而榜哥直到现在读过的书不超过20本。又一次喝酒的时候,冯先生对榜哥说:“榜哥,你不喜欢读书,没资格做总经理,我读书的数量都能干掉你。所以应该由我做总经理”榜哥说:“那我就让给你。”冯先生说:“不是你让给我,是你根本没资格。”
冯先生为什么从好几年都不读一本到开始强迫自己一天读几页?因为如果他这样做,我就和他走的更近,如果他不这样做,我和他的关系就不会深入。这是依从吧。
后来他说要一年读400本,可能就是为了和我保持一致,建立令人满意的关系,这就是认同吧。
再后来他说要找工资高的工作,我说:“那就做美团外卖吧。”他说:“听你的安排”。
我想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内化吧。我觉得依从、认同、内化的理论很有意思,我能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吗?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48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中国卖出了几十万册。有些人敬而远之,买了放在书架上堆灰尘;有些人暴殄天物,囫囵读完却毫无印象;有些人顶礼膜拜,划重点、抄笔记、列大纲、归纳中心思想;而有些人像张瑞敏一样把书里的知识拆为己用。
我看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现在没有任何印象,就是划重点、抄笔记而已。我好奇张瑞敏是如何把书里的知识拆为己用的?于是看了张瑞敏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写到:“首先,企业管理必须有效,否则企业无法生存。记得读这本书时,给我冲击最大的一句话就是“管理的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对这句话我当时很费解,因为那时好工厂的标志就是轰轰烈烈,要激动人心。但细细琢磨才体会出道理所在:那些“心中无数决心大”的誓师大会表面上是轰轰烈烈,但从本质上来看对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却没有任何帮助;这使我们认识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有效就要防患于未然,将例外管理变成例行管理。将每项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人、每天,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有人负责。”
企业管理必须有效,否则企业无法生存。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如果无法带给你金钱,那么很有可能你的知识管理是无效的,是琐碎的,是不成体系的,所以知识改变命运变成了空谈。
当年我轰轰烈烈的说自己要十年赚到两百万,可是对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没有任何帮助。自己没有可行的计划,更没有想过如何防患于未然。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52页
低劣的提问是追问、质疑、挑战、想凸显自己,而优秀的提问则是好奇、探究、尊重,想了解对方。
以前我给别人聊天想启发对方,所以经常用提问,可是每次对方都怒气冲冲,我想不明白怎么回事,现在看来应该是我的提问是追问、质疑、挑战、想凸显自己,这些行为让对方感到自己被冒犯了。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没有用心思考。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通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的给他举例了。”如果我早点看到这两段话就不会困惑那么久了。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60页
SOP是什么?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步骤分解到一个个单元,定义清楚每个单元做什么、负责人是谁,以及如何衔接。企业中的所有事件都可以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尽量界定清晰。不公平的SOP就执行不下去,执行不下去的SOP比没有还差,因为制定者的信誉降低了。
我和我太太,婚前有约法10条,其中第4条就是:“烧菜的不洗碗,洗碗的不烧菜。”简明、清楚,共同接受,避免婚姻风险。
为什么定义清楚了才和谐呢?因为当我们共同认可了这个前提,如果今天她工作很累,我烧了菜,吃完后我又主动洗碗,怎么样?她会感激,会说你真体贴,因为那本来是该她做的事情。我可以多做,她能够领情,这才能和谐。不然呢,我烧了菜,我洗了碗,我觉得我值得表扬,她却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认知不一致,这时候就会出现个人矛盾。破裂的婚姻都是这些小矛盾累积起来的。
我20岁时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子,订婚了,后来她经常说分手,刚开始我肯定很有耐心,毕竟我是男的,要体现自己宽阔的胸怀和担当,可是经常说分手,我就感觉自己被胁迫了,感觉很不好,就真的分手了,现在回想,她说分手的潜台词是:“咱俩的认知不一致,六百里加急来沟通协调,可是她不知道如何正确恰当的表达,只能简单粗暴的说分手,因为她知道一说分手我就回来救火。可是“狼来了”说的次数多了,就不灵了。
任何东西,只要有流程就容易实现。关于婚姻制定SOP,我听过一个例子,一对夫妇约定如果当天吵架,生气不能过第二天,如果第二天还生气,第二天早上早起的人要给对方挤牙膏,如果不挤就离婚,有一次两个人实在都太生气了,所以两个人都不起床,你说两口子都不起床,时间久了能有啥事。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67页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主动发现“哪里有问题”,分辨“问题是什么”。
其次要细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排除对于这些原因的假设。
而为了使自己的假设成立,下一步就要进行验证。如果实践验证了最初假设的不正确,那么就马上提出新的假设。这样才能找出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一直不怎么喜欢日本作者写的书,尤其是大前研一,感觉一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事情,用一本书来写,现在看来解决问题的这个步骤还是很好的,有问题的时候从来不知道问自己:“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可能的原因是假设?哪些可能的原因是经过验证的?用排除法行得通吗?还能使用哪些可能的方法?”
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072页
我们对一批本科以上学历、参加工作超过一年的职场人士就行调研,结果令人震惊:68%的人是初级学习者,还有近20%的人是“原始学习者”
“原始学习者”不读书。他们认为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没人能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他们甚至认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无用的。他们更倾向于摸着石头过河,见招拆招,在实践中学习并累积经验。
他们这样的态度,非常像文明出现之前的原始人类。因为没有文字,经验无法被积累和传播,所以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的自己从头摸索。
到了农耕社会,自给自足代价还可以承受。但在信息社会,若不能将人类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我只能说:“祝你好运”。在疯狂变化的社会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就是把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能力。
对这一段文字感受很深,因为我身边很多人都是“原始学习者”,他们一年都不读一本书,遇见什么事情要么是听父母的,多数情况下父母在那方面还不如他自己的见识多,要么就是拍脑袋就干。埃柯说:“不读书的人只过了一生,读书的人过着5000种生活。”为什么不去运用那些已经验证有效的方法呢?他们就在书里面,别人花费一生积累的经验智慧都浓缩在他写的书中,而你如果靠近大的图书馆,几乎分文不取就可以得到他们几十年的智慧。
史蒂芬柯维,《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73页
要事第一
以要事为先的人总是按照事务重要性的顺序来安排生活并付诸实践。无论情势如何,他们的生活总是遵循自己最珍视的原则。
不断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
高效能人士不断在生活的4个方面(身体、社会、情感、智力、精神)更新自己。这将增加他们实践其他有效习惯的能力。
高效能人士总是按照重要性的顺序安排生活,可是我总是写文章的时候想玩一会游戏,游戏玩够了,觉得出去散散步再回来写,可是散步回来已经很晚了,一天什么也没干,就这样又浪费了一天。或者是我知道自己应该花最多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可是一旦行动就会发现自己花了最多时间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在智力上更新自己,我也有意识的去做,我觉得智力上更新自己的途径就是读书,可是读书后找不到方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出去,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作。
有影响力的人聚焦于思考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而我总是搞反,只是一味的阅读、摘抄,而不是用来思考和应用。
这是我写过的最长一篇文章了,为什么能写这么长?因为学到了新的方法。所谓创作,不过是善于借助别人的知识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