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对长辈没有敬畏心,隔壁的明明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邻居家只有他一个孩子,并且由于邻居工作繁忙,明明多半由爷爷奶奶来看管。爷爷奶奶更是对明明过分溺爱,无条件满足明明的所有要求。
有一次到邻居家做客,发现明明一回家也不叫人,书包一丢就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颐指气使,让他们赶快给自己倒一杯水。邻居看到了之后也是尴尬的冲我们笑了笑,说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进了学校,老师可以好好管管。
在上一代,孩子对爸爸妈妈总是充满尊敬的,一家人也总是其乐融融。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对长辈是越发的不尊重,动不动就和长辈吵架。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1、隔代教养使得孩子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
如今爸爸妈妈工作都很繁忙,更多地是爷爷奶奶来看孩子。因为老人们都很爱孩子,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也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就像是刚才文章开头的故事一样,隔代教养下,孩子越来越不尊重长辈,对爷爷奶奶颐指气使。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这种情绪泛化,不仅仅是对家人不尊敬,甚至对待其他人也会缺乏必要的尊重。
2、爸爸妈妈缺乏对孩子的关爱
就像是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所说:孩子的敬畏心不是吼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而是需要用爱来塑造的。之前有一个孩子因为和老师吵架就用头顶撞身怀六甲的老师,这确实令我们感到惋惜,毕竟老师传道授业、教授知识,就算再不对,孩子也不应该这样做。
有很多媒体采访这个孩子,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总是打架,家里每天都鸡飞狗跳的,他们生气的时候还总是把脾气撒在我的身上。
可见,之所以孩子缺乏敬畏心,很有可能是爸爸妈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这样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未来他们也就会对长辈、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少了一些应有的敬畏。
3、孩子的要求被无条件满足
我们会发现,逛商场的时候,很多孩子就会因为爸爸妈妈不给自己买喜欢的玩具而“撒泼”。爸爸妈妈一怕丢人,二是心疼孩子,也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其实,除了玩具,孩子的很多要求都被爸爸妈妈无条件满足。
例如孩子上幼儿园总是哭,妈妈就把孩子带回家明天再上;孩子一打针就哭,妈妈就直接选择让孩子吃药了。
这种妥协让孩子有恃无恐,让爸爸妈妈妈丧失了自己的威信。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好欺负”。一旦孩子对爸爸妈妈有了这样的认识,孩子就会越来越“放肆”,爸爸妈妈的话也很少听进去,自然长大也就缺乏敬畏心了。
爸爸妈妈可千万不能小看孩子敬畏心的培养。小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都不在意,认为长辈是家里人,不会和孩子计较。不过,如果长此以往任由孩子不尊敬长辈,孩子很可能会把这种态度泛化到对待其他人身上,最后只能是被别人嫌弃,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就像之前因为师生矛盾而谋杀老师的西南政法大学的一位学生,他小的时候就受到家人的宠爱,在家里毫无尊老爱幼的观念,在大学中因为老师说了自己几句气不过,就和老师产生了冲突,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对长辈的敬畏心,让孩子懂礼貌、讲礼仪,学会尊老爱幼。
那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接下来就给各位爸爸妈妈介绍几种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
1、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爸爸妈妈工作忙,很多时候没办法照顾孩子,孩子多半都由爷爷奶奶来看管,一家三代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在有空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包括帮助奶奶洗菜或者帮爷爷扫地等等。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亲身体会到家务的繁琐和劳累,也就没办法很好地体会到长辈的辛劳。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让孩子感同身受,未来也更能体验到长辈的不易,这样才会更加尊重和敬畏他们。
2、爸爸妈妈要树立榜样
孩子对长辈缺乏敬畏心,很有可能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对长辈缺乏敬畏心。同事曾经也抱怨过自己的孩子没大没小,但是后来反思了下自己,发现自己每次见到长辈都很少打招呼。后来,同事改变了这种行为,孩子有样学样,也变得开始变得对长辈更加尊敬了。
我们发现,孩子是可以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的,要想让孩子学会敬畏长辈,首先爸爸妈妈就应该做到这一点。吃饭的时候给长辈夹菜,进门先问长辈们好等等这些行为其实都能被孩子看在眼里。
3、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在楼道中看到长辈要让孩子问好,主动打招呼。看到有朋友或者亲戚来串门了,也要让孩子给他们倒一杯水等等。生活中其实孩子有很多和长辈们打交道的机会,爸爸妈妈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正面引导孩子。
久而久之,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就会让孩子形成习惯,未来也更可能会是一个对长辈有敬畏之心的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孩子需要学习的优良品质。那么,对于如何让孩子对长辈们心存敬畏,大家还有怎样的观点和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