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诺天下,今天是我领读姚尧的《重口味心理学1》第二天。今天领读第四到第六章。为了阅读的连贯性,我建议大家把阅读顺序做一个微调,按照第四-第六-第五章的顺序进行阅读。
今天的领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各种恐惧症
2、沙盘疗法
希望大家读完之后,可以有一颗更加坚强的心。
五花八门的恐惧症
1、害怕就是恐惧症吗?
生活中没有真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害怕一些东西。
有的人问,我看到蟑螂吓得不要不要的,我这是不是昆虫恐惧症啊?
有的人问,我好怕考试的,是不是考试恐惧症啊?
还有的人问,我看到密集的东西就会觉得恶心,这是不是密集恐惧症啊?
当然。。。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啦,得看你怕到什么程度。
很多东西本身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性质,比如蟑螂,我就很怕它,虽然从来没被它咬过,但它长得实在太恶心了。我看到它第一反应是大声尖叫,然后我把抓住身边一切可以抓住的人来帮我打蟑螂。我的舍友就鄙视我说:你喊成这样,蟑螂会比较害怕吧。
可是当没有人在的时候,我把蟑螂赶走也就算了,最多小心肝有点扑扑的,并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该干嘛还能继续干嘛。实在万不得已要跟它正面交锋,我也是手刃过几只蟑螂的。
但有些东西本身不具有令人厌恶的特征,比如猫咪,毛茸茸的,很多人会觉得很可爱,但我有一个闺蜜就很怕猫。她不但在路上看到猫会绕道走,如果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有猫靠近,会吓得不分场合地落荒而逃,还伴有胸闷、心慌、出汗、发抖等症状。虽然她也知道猫不会有对她怎么样,但是只要看到,哪怕想到猫都会控制不住地起那些不适的生理反应,。
跟我的闺蜜相比,我对蟑螂是害怕(其实也有矫情的成分),而我的闺蜜对猫则是一种恐惧症。
从这两个对比可以看出,恐惧症应当符合以下特征: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胸闷、心慌、出汗、发抖等生理症状;
③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④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这么说,害怕是正常的恐惧,恐惧症是不正常的害怕。
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恐惧症,可以对照以上四个特征。如果都不符合,基本可以判定为矫情(比如我)。
2、常见的恐惧症有哪些
根据恐惧的对象分,常见的恐惧症包括:
广场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
幽闭空间恐惧症(电梯、地铁等)
对身体伤害恐惧症(流血、打针、治牙)
动物恐惧症(蛇、鼠、昆虫、猫、够等)
尖峰恐惧(尖锐物品如刀锋等)
切割恐惧症(割破、抓破、划伤)
男性恐惧症
接触恐惧症
废墟恐惧症
无限恐惧症(对无穷尽空间的恐惧,如下图)
3、恐惧症是如何形成的
①条件反射
大部分恐惧症是通过条件反射获得的。此前你可能对此并不害怕,但在某次经历中,它们与某件让你厌恶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加深后,形成了恐惧症。
以幽闭空间恐惧症为例,看恐惧形成四个步骤:
1、原先:不害怕乘电梯、害怕死亡。
2、经历:在某次乘电梯过程中发生事故,虽然没有死,但从此把乘电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3、加强:经常担心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4、结果:形成电梯恐惧症。
②替代和告知
不是非要亲身经历才会产生这种恐惧联系。第二步的经历还可以替代和告知。
所谓替代,就是通过看别人的经历,产生了自己的恐惧。比如有人看了电梯事故的监控视频后,自己不敢乘电梯了。
所谓告知,即由别人反复强调其危险性,让你产生恐惧。比如小时候家里第一次用煤气罐的时候,我爸怕我去玩煤气罐,告诉我那个东西不能乱动,会爆炸。在此之后很多年我用煤气罐根本就不敢自己去开关阀门,路上遇到运煤气罐的车都会躲得远远的,生怕它会突然爆炸。
③ 泛化
恐惧经历还有泛化作用,也就是最早可能只是A物品让你产生了恐惧,久而久之,你会对A物品同类或相近的东西也产生恐惧。
比如1917年的时候,曾经有个很不人道的实验,拿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做了一个恐惧的心理实验。
实验也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原先:不害怕小白鼠
2、认知:害怕噪音
3、经历:在接触小白鼠的时候施加噪音,让阿尔伯特感到害怕,并重复这个过程。
4、结果: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他开始害怕小白鼠。
实验只是让阿尔伯特害怕小白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害怕一切带皮毛的东西,哪怕是一件带皮毛的衣服也会引起他的恐惧。对小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一切带皮毛的物品上。
4、恐惧症治疗
1、脱敏疗法
恐惧症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过激反应,和身体的过敏反应很类似。因此,对恐惧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脱敏疗法。
所谓脱敏治疗就是让患者从少到多地去接触他们害怕的事物。
Step 1:学会放松。让患者通过冥想、静坐、呼吸等放松全身肌肉。
Step 2:构建恐惧等级。让患者为自己恐惧的事件或东西打分,0分为不恐惧,100分为高度恐惧。
Step 3:系统脱敏。 让患者从恐惧等级低的事件开始想象或接触,感到焦虑时停止,放松身体,回到step 1。重复这个过程知道患者觉得不恐惧为止。然后再想象或接触高一级的恐惧事物,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患者痊愈。
2、暴露法
如果说脱敏疗法是比较温和的疗法,暴露法则是一种更为简单粗暴的疗法。即让患者长时间、大范围地接触害怕的事物,直至习惯和疲劳,看多了也就这样了。比如学法医的靠多接触尸体来克服尸体恐惧。
3、认知重建
主要针对自我概念差。有些恐惧症是由认知偏差造成的。比如我小时候怕煤气罐,长大后知道爆炸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煤气罐不会无缘无故地炸掉,知道后这种恐惧也就大大减弱了。还比如社交恐惧症,患者认为别人对他充满了负面评价。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知,也就铲除了恐惧的根源。
关于恐惧症的防治我想给大家以下两点建议
1、父母不要随便吓唬孩子。有的父母为了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采用吓唬的方式,有可能会让孩子患上恐惧症。曾有个报道说一个小男孩比较调皮,父母吓唬他,说再不乖我们生个二胎就不要你了。结果弟弟生出来后,小男孩一看到他弟弟就心慌、出汗,晚上睡觉哭闹不止,好好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2、患了恐惧症不要一味逃避,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曾有人患了广场恐惧症,整整20年没法出门。患了恐惧症,一定要及时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忙,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心理医生是治病救人还是跳大神----关于沙盘疗法
什么是沙盘疗法
心理治疗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了解患者的内心,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沙盘疗法。
沙盘疗法又称箱庭疗法,简单说来就是让患者把不同玩具摆在沙盘上,自己构建一个场景。通过患者构建的场景,心理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最近的心理状态和焦虑的原因。听起来很玄乎,跟算命差不多。
为什么要用沙?
沙子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不是海洋也不是陆地,心理学上认为沙子可以沟通人的意识和潜意识。
玩具的象征意义
每一个玩具都有一个象征意义。比如宗教人物上帝、观音等代表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柳树代表患者内心女性的成分。更多关于玩具的象征意义可以参考文章:《沙盘游戏中各种沙具的象征意义》。
玩具摆放位置的象征意义
一般说来,箱子左侧可以看成人的内在世界、无意识世界,右侧是外在世界、意识世界。整个作品朝左发展以为着退行,朝又发展意味着进行。庭箱上部是精神世界,也是父性的象征,下部是物质的世界,也是母性的象征。
为什么这些象征意义有普适性
解释这个问题需要提到两个概念概念。
1、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由荣格提出的,指的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比潜意识更低一层,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集体潜意识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它也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虽然你意识不到它,但是一直存在,并对你下意识的行为产生影响,并让同一个群体的行为、审美、喜好、认知等具有相似性。
2、投射理论
投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消除焦虑的主要手段。具体指人们把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和痛苦转移到其他东西上,或以其他方法表现出来。在沙盘游戏中,患者所选的玩具、构建的场景和摆放的位置都是其内心的投射,不仅能够发泄痛苦,还能让医生通过作品了解其内心。
当然,通过患者的沙盘摆放判断其内心还需要医师细致的观察、准确的发问和专业素质,不是随便什么人通过百度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沙盘疗法是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疗法,并不是故弄玄虚。
网友评论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