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七年就是一辈子》

读书《七年就是一辈子》

作者: 心若颜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21:04 被阅读0次

1.作者以七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七年的时间里,都可以让自己系统升级至少一次。用“系统升级”这个词,是将我们人类比喻成计算机。计算机通过不断升级系统,它的效率越来越高。如果一台计算机从来不升级,那么可能不用多久,就会被淘汰。那作为人类如果不升级自己也可能终将会被淘汰。

2.那么人类如何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呢? 我从书中归纳了两个方向:打磨新概念和学习科学方法论。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遇到新的概念的时候,为了对其有正确充分的理解,我们要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个概念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这个概念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3.人生最重要的概念是:“复利(compound interest)”。计算公式:F=P乘以(1+i)的n次方(P是本金,i 是利率,n是持有期限)。

它是在原来本金和利息上的利息,也就是利滚利。(Wikipedia对其解释: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addition of interest to the principal sum of a loan or deposit, or in other words, interest on principal plus interest.)。如果一笔钱按照复利计算,也就意味着它产生的利息也会记入本金。

它不是我们通常在银行存款时候,银行给我们计算利息的那个“单利”(利息不计入到本金)。

有了复利的概念,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它来帮助我们在多个方面产生复利效应,比如学习(积累/成长)。每一天都让自己进步一点点,几天看不到什么结果,几周甚至几个月可能也也看不到结果,但是几年、几十年之后一定看得到自己的变化,那个变化可能是翻天覆地的,也就是复利在我们的成长上起到了作用。

另一方面,因为复利是利生利,如果一笔钱按照复利计算,意味着周期越长,到最后的利息会无限大。因此我们会自然的远离那些以复利计算的贷款。因为这样的贷款借上之后可能永远也还不上了。相反,如果我们利用复利效应,去投资一些相对收入比较稳定的标的,那么若干个周期之后,也会享受到复利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4.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个概念是“反向塑造”。

我们经常会认为好的老师教出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塑造。但却不知学生也可以反向塑造老师。一群优秀的学生可以让教他们的老师变得更加优秀,而反过来,一群差生也会让带他们的老师越来越差。为什么会这样呢?书中举的那个高材生的例子:由于从事了几年培训高考差生,让自己养成了随便应付的习惯,导致后来去教优秀学生的时候无法胜任。因为差生不会有很多深究的问题,甚至可能有时候老师出错了,学生们也发现不了,久而久之,老师原来的那些渊博的知识都没有用处,任何东西都是越用越熟练,长期不用就废掉了。所以最终老师被学生反向塑造了。反过来如果一位老师面对一群特别优秀的学生,那么他是一定要好好备课,不能有半点马虎,因为只要他出错学生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反向塑造有可能是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如果你不保持警惕的话,可能你被反向塑造了,你却不自知。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你就没办法去改变,去成长。所以当我们有了反向塑造的概念,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会对自己的环境做筛选,即使没得选的时候,也要保持警惕,不能让不好的环境反向塑造了自己。这一点对于我们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

5.此外,书中提到的两个物理学概念对我们的生活特别有启发意义:重力加速度和逃逸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真空中(不受阻力)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大约是9.80665 m/s2

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当物体(航天器)飞行速度达到11.2千米/秒时,就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离地球进入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再绕地球运行。这个逃逸地球最小速度就是第二宇宙速度。

书中用到这两个速度来类比我们的赚钱速度。我们大部分人的赚钱速度都很难超越重力加速度(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有:无继承资产,债务与利息,欺骗与背叛,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税务与保险,必需品开支)。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我们的赚钱能力就必须得超越重力加速度,达到逃逸速度。

如何做到呢?——第一,让自己的财务束缚尽量少一点。就像航天飞行器陆续丢掉燃料箱一样。我们尽量减少负债。第二,学会理财,有自己的作品,为自己创造睡后收入。第三,用钱和时间赚钱——投资。

6.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有方法论的。书中于我最受益的两个方法论是:不吵架的方法论和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面对非议的时候,真正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2.两个人之间为什么会引发争议?六个点,第一,底层概念存在差异。第二,主次不分。第三,价值观不同,第四,立场不同。第五,历史不同,第六无仲裁。

3.讨论与争论不是一回事: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而争论的目的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4.选择伴侣的标准两个,第一,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第二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5.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渐减少吵架的方法论是:共同创建协议;共同遵守协议;共同升级协议。

6.与亲戚和老同学不争论的方法是: 首先琢磨他们的思考方式,然后建立跟他们一样同频的虚拟机。也就是虚拟操作系统。然后跟他们沟通的时候用上这个虚拟操作系统。

7.跟商家不吵架的方法论: 首先,不能生气。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 "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

☞关于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明白问题都有哪些分类?

首先明白,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比如说战争,死亡,犯罪,不公贫困。等等都是整个社会所有社会长期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吧。

其次,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那些不重要的问题不用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哪些最重要的问题,所以经常问自己什么最重要?

第三,对于可能会自动消失的问题。先不要理会,还是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对于那些是自己造成的问题。那就接受吧。但是为了下一次减少一些因为自己造成的问题。需要我们做足够的基础工作。

第五个对于那些是其他人的问题的问题。那也不用理会。自己搞明白,那是他人的问题。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这一点对我很重要,因为我曾经就会把一切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哪怕那些本来是他人的过错,最后不知怎么我也会很自然的归到自己身上,这样时间长了之后直接的能量就很低。所以第一时间分清楚是谁的问题很重要。

第六个对于那些是所有人的问题的问题。以及那些大多数需要特定人解决的问题。

我们首先专注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最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总结,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我们要掌握“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而且是掌握得越多越好。大脑里面没有清晰准确概念的人,很难做到逻辑清晰,判断准确,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一旦积累起很多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并且进一步实践他们,最终会发现很多概念与概念之间自动就关联起来,融会贯通就发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七年就是一辈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gu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