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茶

作者: 本自具足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7:56 被阅读0次

      这些年,笔者制作过上千吨茶,喝过上千种茶,阅茶无数,对茶的评价,越来越简单。值或者不值价,就是最终评价。而要评价一个茶,并不容易。即便千锤百炼,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评价茶的基本手段是试茶。而试茶,是一项专业活,许多时候,不是茶不对,是试茶的人不对,以及试茶的方法不对。

显而易见,如果试茶的人不够专业,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不那么可靠。多换几个人,在不同场合盲喝,是一个基本方法。

有太多的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判断茶的好坏,或者根据品牌和包装先入为主,或者出于利益关系颠倒黑白,一群人在一起喝茶,许多杂音会误导你对一个茶真实的判断。

笔者提出一系列简单的试茶方法,来让你判断这个茶的真正价值。而其中最主要的要点,就是盲喝。

一、自己试茶

确定几个变量:投茶量、水、茶器、时间、身体状况、天气状况、地理情况。尽可能固定几个变量来测试。

例如,固定了投茶量、茶器、水,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午、下午、和晚上喝同一款茶,得出关于这款茶的结论。以我个人经验,上午试生茶的结果,通常口感最差;晚上最佳。

曾经有茶友说过,我用同样的水泡茶,感觉最近不好喝了,非常涩。经了解,该茶友一直用本地品牌的桶装水,每年9月份后,当地的水质就会发生变化;

换水后,茶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对于使用地表水或者净化水的茶友,若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时期,滋味相差非常大的情况下,你需要考虑下水的因素。

  如果你感觉无论怎样都泡不好茶,那么,换一个水试试。市场上通用的农夫山泉和怡宝,都可以换来试试;当然,最稳当的水源是恒大冰泉。因为农夫山泉来自不同水源地,而恒大冰泉只有一个水源地,相对可控。水为茶之母,对于泡茶而言,是除了茶本身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个人身体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上火、感冒都会非常影响你的茶的判断,所以,你感觉很苦的茶,在你正常身体状况下其实并没有那么苦。所以,一堆人都很诧异你的评价时,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再说说地理情况:西双版纳是笔者喜爱的地方,基本上所有茶都能泡得比较出色;到了昆明,由于海拔上升到1900米左右,水温下降到了93-94度,通常口感没有勐海出色;而到了广东、广西等平原地区,又可以找到熟悉的感觉。

而在北方很多地方,水质有比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口感的误解。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北方某茶商,在勐海试一款毛茶,觉得非常出色,然后购买压饼,回到自己家,再试,觉得受骗了。

争吵不休,作为一个认真的茶商,又飞回了勐海,对照着样本喝,口感又对了。

茶友可能会发现,从刚结束发酵的堆子里抓一把茶,就用勐海的井水喝,感觉堆味不明显,甜且滑,似乎非常不错;然而,同样的茶带到昆明,堆味非常重,且土腥明显。

因此,个人试茶的环节里,需要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切忌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学大师状,铁口直断,最后弄巧成拙,徒增笑柄。不轻易下结论,不是耍滑头,而是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

用一周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对一款茶来说,才是公平的态度。

二、群体试茶

群体很复杂,充满了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和很多人试茶。

很多茶友习惯了笔者不评论茶的口感,只讲原料和制作工艺和仓储;因为,这些客观的东西任何人都驳不倒,哪怕喜欢抬杠的,也找不到抬杠的机会。

然而,喝茶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很多人一起喝。所以,群体试茶又是一个避不开的环节。所以,我想说说关于群体试茶的一些要点。

1、盲喝

撕掉包装,不要留下任何信息,关于茶山、品牌、年份等资料。避开所有的望文生义和人身攻击。

群体试茶的时候,有人不懂装懂,有人懂装不懂,有人跟风,不同的利益倾向下会有不同的立场,最可怕的是很多号称普通茶友的人,家里库存的茶比一般茶商还要多,为了在茶友圈树立权威卖自己存的茶,不惜歪曲打压别人。为了避嫌,请选用盲喝。

2、混喝

把目标茶混合在其他茶里,观察茶友的反应。这些茶包括了某些茶友自带的茶,或者自己非常明确的茶,这样,你既可以试出评论人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的评价。

曾经,笔者把某人自己的茶混合在一堆茶里面,过了几天让某人自己来喝,某人自己评价说这个茶不像话,不纯等等。

我也曾在某名山要了一点某人的样茶,过几天在厂里试喝的时候,某人也在场,某人问是哪里的茶,我告知是另一人家的茶,立刻嗤之以鼻,说那人专门从外面拉茶,这茶明显不是本村的茶。

我举这个例子来说,只是说明,那些看似专业、底气十足的背后,对于茶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

3、价格

当问及价格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说。实际上你买300元的茶,你说5000元1饼,试茶的人会很客观地告诉你,你这个茶不错,但是买贵了,因为你这5000一饼买的茶,仅仅比他3000买的稍好,或者比他3000买的略差点,应该只要2500元。你就偷笑吧。

反之,你若告诉他这是300元的茶,他很可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300元的茶比他3000元买的要好或者差不多,本能上立刻要把你贬得一文不值,才能掩盖内心的痛。

所以,把价格报到5000,让他感觉你上当受骗了,让他快乐的同时,你也快乐!

对于笔者而言,早已习惯自己的试茶方法,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

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字里。

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语:要学试茶,你得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

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铭记于心,记录在日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章

  • 大滇说茶1001夜之297 试茶的方法

    许多时候,不是茶不对,是试茶的人不对,以及试茶的方法不对。 ------...

  • 试茶

    这些年,笔者制作过上千吨茶,喝过上千种茶,阅茶无数,对茶的评价,越来越简单。值或者不值价,就是最终评价。而要...

  • 试茶

    我试过这款荒野白茶,知道不好喝,但是说不出来原因。下午约了姐姐一起试茶,希望得到指点。 有些白茶看着很好看,毫多,...

  • 试茶

    每年的这几天,4月初。新茶的毛茶陆续做出来啦,做出来来了就要每款都要认真的试喝,试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 试茶:日本茶

    看网上的资料说,日本产的茶多为绿茶。红茶,乌龙的产量很小。用蒸汽杀青,这与我们的操作方法不一样,所以口感的区别也就...

  • 试茶笔记

    完成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日志之后,决定用一泡好茶来犒赏自己。 这是一款专家级人物推荐的大红袍。为了避免“以耳论画”的效...

  • 试茶有感

    细雨柔风催新芽, 柔荑秀手素罗帕。 千炒万泡方出味, 人生浮沉一杯茶。

  • 偷闲试茶

    最近一个月来, 真的好忙! 知道春天来了, 也没能静下心来, 好好地看看眼前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真想让时光慢慢悠...

  • 2017年云南茶山攻略:试茶及购买渠道

    去到云南茶山,试茶和购买茶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 晒青毛茶的试茶方法跟绿茶差不多,两种方式:一是闷泡方式,找到茶的缺...

  • 试茶:武夷红茶

    原来比较少喝红茶,最近机缘巧合尝试了几款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散茶,老枞红茶,金骏眉。纯属职业病,把它们拿出来对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h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