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十六章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十六章 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者: 雅郭 | 来源:发表于2021-01-12 23:00 被阅读0次

        张冬生出身好,根红苗正,工作积极主动,时刻听从党的招唤,在湖南大学担任理学院四个系的团总支书记,成为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

      由于湖南大学理学院当时没有一个共产党员,1951年夏,学校党委从机械系选了一位党员作为张冬生的介绍人,让他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听了几次党课。

      张冬生是一个很有个性思想上还不能完全说服自己,当入党介绍人通知他准备参加党支部大会讨论申请时,张冬生竟突然要求撤回了申请,只作一个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入党介绍人听到他的要求后,马上站了起来,大声喝斥道:“张冬生入党动机不纯,对党认识不到位,还不配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立即把入党志愿书还给了他。

      张冬生受到了严厉批评,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但他在学校的发展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党委非常体谅一个年轻同志的思想成长,也没有撤他的团领导工作,而张冬生也一直尽心尽意做好自己的工作,仍然继续投身到当时火热的政治斗争中,并在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历炼自己,从思想上一步步向党组织靠拢。

      5年后,也就是1956年,北大送张冬生回武汉大学跟苏联遗传学家学习,多年的实践磨炼,终于使他彻底领悟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与正确,他再次向学校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并终于解决了入党问题,张冬生决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当时的共产主义道路,强调工农是一家,城市青年应到农村和农村青年过同样的艰苦生活。为了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乡、工农的三大差别,组织上把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去劳动改造,后来又发动青年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当农民。全国几千万城市知青响应号召,如潮水般涌向了农村,张冬生也是其中之一。

      1957年,张冬生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复旦大学工作,当时中央政策规定,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后要到农村下放劳动改造一年。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子文带领下,张冬生和其他一百多人到宝山县的农村下放劳动。除了应届毕业生外,一同下乡的,还有一大批干部和其他职工。大家分散住到农民家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应该说,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它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劳动锻炼,更好的了解民情,也利用所学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从而缩小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差距,并一进步把知识分子改造成农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些知识分子本就对下放锻炼充满情绪,游散到广袤农村后,不务正业。城市里的大学既不抓教育改革,也不认真发展科学技术。时间一长,知青们要么困死在农村,要么在回到城市后成为穷人和光棍,造成了严重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当时农村生产经济落后,,大批城市知青的涌入,又加剧了农村的负担,农民越来越穷,生活苦不堪言。这些沉重的现实,都强烈冲击着张冬生的心灵,他开始思考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张冬生回忆说,他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出身贫苦,半工半读在乡村的小学中学混了几年,1948年进湘东中学高中学习,才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他是醴陵县中学学生会主席,亲自领导过几次醴陵的学生运动,又上街游行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国民党运动,1950年加入共青团,进大学后担任了团的领导工作,1950年大学毕业后,张冬生先在湘西参加农村土改,后又返回学校继续开展政治斗争。长期的农作工作和政治斗争经历,使张冬生意识到,中国革命农村从包围城市并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工农政府,政府应为农民谋取幸福,给农民带来实在实在的好处。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既契合近代以来革命先行者的理论探索,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90年,张冬生退休之后,他开始系统研读马列原著,并结合数十年所见所闻和所思,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博大思想。他仔细研读了马恩选集四卷,钻研马恩关于论共产主义的“老三篇”,即1847年恩格斯所著《共产主义原理》,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还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等,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理论洞见。

      恩格斯说:“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无产阶级“阶级的解放,劳动的解放和生产力的解放”,在三个解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由对抗转变为非对抗,直至两个阶级的界限消失,转变为劳动者,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合作;由阶级的解放,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飞跃,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通过阶级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不断进步,通过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初级教育、普通中级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从而最后达到劳动的解放,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化完全消失,此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三大差别逐渐消失,贫富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张冬生认为,共产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创,它是古希腊哲学家柏纳图提出的,继承了空想共产主义的乌托邦。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它区别于乌托邦思想的要点,在于主张组织无产阶级的正党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建立工农政府,逐步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经过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把社会主义再分为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作为领导者,这是和其他共产主义学说的根本区别,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共产主义的文章标题为《共产党宣言》。

      对此,张冬生颇为自得地说:“所有的中外共产主义理论家均没有对此作出诠释,这是本人的独特见解。”

      另一篇重要的经典之作《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所作的共产主义运动经典之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共产党人的任务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和彻底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科学预见到,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不只是彻底实现共产主义,而且要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不但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法兰西内战》纵论巴黎公社革命成败的经验与教训,是共产主义理论实践的总结,但论文题目是《法兰西内战》,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性的,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内战、内政,不允许国际干涉,后来俄国的“十月革命”发生后,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纠集白匪军对红军作战,企图把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而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这种反革命事件必然发生。

      系统研读和阐释马列经典后,张冬生认为,我们的共产主义理论研究要避免庸俗化,真正联系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如果只知人云亦云,一步一趋,只知卖言,而不认真深入研究,就找不到马列主义的真谛,社会发展的的真理,把革命引入歧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十六章 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jy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