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想借一本书却没有找到,阴差阳错间拿了霍达的书走了出来。说实话这本书久闻其名,但一直未曾看过,索性这次翻阅一遍。
书中以“玉”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三代人的爱恨情仇与恩恩怨怨。书中的几位主角性格饱满真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信仰。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信仰不同,最终造就了一段让人悲叹的结局。韩子奇作为一个被收养的“回族”,他懦弱,没有去追寻自己的真爱,他手艺精湛,为了自己的事业呕心沥血,他爱才,避免玉器受损不远万里护其出国;梁君璧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她无知,一生中没有爱情只有自己的信仰,她愚昧,不相信爱情无情扼杀了孩子的感情,她善良,她的心中只有家庭天真的认为信仰不可改变。梁冰玉做为新时代的女性,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她可怜,感情中遭受挫折最终爱上自己姐夫,她幸运,多年之后繁华落幕还能在走在那条熟悉的老路去回忆曾经的辉煌。韩新月作为一个聪明善良的学生,她是幸运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能够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爱人。她是不幸的,智慧纯真的外表下却有一副不堪一击的身体。楚雁潮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新青年,他是骄傲的,翻译许多名著弘扬名族文化,他是落寞的,家庭原因始终无法成为一名党员爱情的圣果也最终掉落。
有幸运就会有不幸,没有谁是十全十美,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矛盾的人性存在,演绎了一场穆斯林的荡气回肠。
初读时,对里面的人物关系会弄混淆,于是便用一种最简单的的方式将人物名字写在纸上并写出对应关系,这样一来,每次忘记的时候就看一眼纸上,大致的人物框架便清晰明了。以至于最后还书的时候那张小卡片也忘记取了出来。那本书出版已经很久,破损也比较严重,不知道下一个读者看到它会有怎样情景。看这本书,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后半部将要结尾的时候,那天晚上一口气看完居然十二点了,居然能够安静的看书四小时,不得不佩服这本书的魔力。都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林黛玉,有一个习惯,看完书就要写个读后感,做点摘要,写点感悟,以便将来翻阅时还能回想当初看书的心境。小说的结尾和开头呼应,一位女性从远缓缓而来,走近了,原来是梁冰玉。但一代家族没落当初的辉煌再也不复,三代人的恩恩怨怨终将随风散去,她去了她女儿的墓前,一抔黄土下掩埋的是一个少女赤忱的热情和爱恋,是一代人的悲剧和兴衰。但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有的人去了,但还有人记得。不再是冰冷土壤下孤独的灵魂,有人来看望有人在守候,有人在吊唁有人来虔诚的祈求。
曲终未必人散,有请自会重逢,繁华过后终将落幕,他们的故事始终在文学的长河中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他们的故事始终在读者们的心中有着一抹温柔。
这部在上个世纪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著作,有着它独具特色的魅力,有着打动人心的故事和人物,有着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动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