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观察20191228

教学观察20191228

作者: 杭州传谦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21:42 被阅读0次

    读经人,一定要养成经典思维。凡接物,善于多看好的方面,凡接物,多反求自己,不是责求外界。

    解史与读史同等重要。

    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世界。对待身体,就是对待世界。

    一分诚敬,一分收获,一分宝藏。这个宝藏真的是在内在。

    要把读经教育理论的一两处精华化为自己家庭的家风。这是真干,这是真正的读经人。

    要把当今的很多儒释道大德,都当做圣贤仙佛化身看待,真切诚恳虚心地去学习。

    读经人的高效方法,每年跟踪研究请教参访三位读经读的好的老师,三位解经解的好的人物,三位行经行的好的老师。跟踪研究,请教,参访是重要的修学方法。

    大学,是安而后动。而如何安,则更是重头。

    读经教学的真正状态,是让学生真正地能找到读书的感觉。而这,只能通过熏陶感染而得,无法强加而得。所以,老师的状态,老师的生命状态极为重要。

    人生的所有目的,在追求身心合一。而要领会到深度的真正的身心合一却不容易。

    让国家安定百姓安定,不只有政治的路径,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也能让国家安定百姓安定。安定是最重要的,而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出一份力量。

    自正法则,再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学,将能更深入掌握自正法则。

    自正法则,是消化了读经理论,道家精髓,中医精髓等等的产物。所以,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首先要践习,首先要能消化。

    身体的运转,就是一个自正的过程。自正读经教学,就是让孩子的身心进行自我调整运转。

    很多古琴曲都是静的境界,静的呈现。琴棋书画武医茶都是道器,都是对生命深处的探求。

    老实大量,不仅要变成学堂的校风,还要变成读经家庭的家风。这是不一样的。

    开发人性的本义和原点,本来就是为人性而开发人性,代天地而开发人性,为生命而开发人性,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很高的境界。

    稻盛哲学是有为法中的典范乃至极致。

    学而时习之。所学,一定要通过时习而得到证实、检验。没有第二条路。学与习互为根,不学,事不能成,未习,学不得成。在时习中学,这是人生幸福光明之路!没有第二条路。

    明明德,一定是要在事上在人生历练中反复接受拷问,反复叩问自己,是找到和看清越来越纯粹的那个自己。

    习劳,真正的深义是亲民。没有真正做到亲民,所学所知的道理都是空中楼阁,都是干枯的。而真正的亲民,是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当下的家庭经营好,当下的环境协调好,把这些彻底做好。

    中国社会物质文明越繁荣深入的过程,就是越需要回归中医、治疗养护好身体的过程,就是越需要走进文化、深入学习经典的过程,就是越需要深入明白经营企业造福社会真理的过程,就是越需要重新回归农业回归土地过生活的过程。这是中国社会今后百年深刻变革的轨迹。

    青壮年正是行经、建功立业的黄金期,纯粹的心灵是具有超越性的,能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太伟大太可贵了!时间无多!

    读经私塾学堂“兴于诗”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到了“立于礼”的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知行合一、落地完善的历史时期。

    活着的要义,就是为了自立。人只是借着家庭、工作、环境而已,来帮助自己自立。自立,就是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生命负起责任。知道负起责任,愿意负起责任,能够负起责任。

    经典,是用来给人立命的。一本经典,依之深入,必能立命,而不必多。学人又当重新精中取精,依止一部经典,以求立命。

    心性的修炼是否有章可循,到底怎样入手,心性的淬炼就是心平气和的状态。孔子所谓温,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尚书所谓王道荡荡平平,无有作好无有作恶,阳明所谓从无处立根基从喜怒哀乐未发处涵养,小儿语所谓一切言动皆要安详,周子所谓主静。循着这个基础下功夫。

    孔子曾子所谓忠,就是自己先做到,自己完全做到。忠恕之道,在乎忠而已!《论语》全文,无非是把忠做到彻底。

    能力克早睡,不晚睡,这也是实修。

    相信人性,真正的相信人性,这不是空话,不是老生常谈,事情当临,真正地相信人性,心中就没有黑暗,相信并且体会很深,就拔除了心中深层的烦恼,心中开始光明!真正地相信人性,宽恕变得自然而然,真正地相信人性,一条路自己尽忠到底,再没有别的事别的路。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一方面,必须读经典,另一面,必得躬行对父母长辈的孝悌。有这个功夫,心灵才有厚重感,才是有文化。

    学问的得力处、收效处是善于知人。能知人,就是真学问。

    解经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联系上下文,其实经典的上下文本身就是在相互作解释,以阐明清楚道理。第二个路径就是在践履中体会经典,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命的学问就是彻彻底底去实践的学问,没有彻彻底底实践的转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没有根注定没有力量而且注定要断绝,反过来,有了彻底坚决的躬行,则可以对经典一通百通,心心相印。

    经典是圣人的秘藏和心法。欲得之,在读,读之多者得其多,读之厚者得其厚,读之深者得其深。

    经史,对人内在的智慧开发挖掘地十分深,对人心灵塑造地十分深,其他的资源达不到,所以经史的价值是无法代替的。作为中国人,没有读过经史的原典,生命实在太可惜了,那种高层次的真、善、美、妙就与他无缘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了解太有限了。

    儒家的学问,是务本之学。为人处事,必有次第,本末先后,必有章法。这个次第章法的诀窍就是知本。知本格本就是知道修身为本为先,一切先从修身立基。

    七层饱,也是营造身体的经典环境,并进而影响到心理环境。

    人性是一种能量,不是死的,是活的能量。如同浩然之气,这种能量,使自己充满力量,使他人受感染。

    自信的状态,就是真正的理念坚定,而能贯通万事,辨别万事,万法归一,没有疑惑,强立不反。

    家庭是道场,家庭是化除自己深层习气的地方。

    儒家是务本之学。务本,就是本诸身,先自己彻底做到。本在这里。自己做到了与只是知道了是两个世界,做到了与没做到是两个天地。

    心平气和,是修养境界一条重要的临界点、里程碑。高者自高,浅者自浅。要之,皆以心平气和为径路。安而行之,勉而行之,皆好。

    话多,爱说,也是一种值得警惕的习气,是滋长意必固我的土壤。

    中庸所谓贱货而贵德,它的下手处,就是从食无求饱、七层饱做起。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儒者的内圣与外王,最重要的标准恐怕还是看心的纯度。纯到何处,道到何处。儒者需建功立业,而要在此心之纯。

    习劳,干家务活,能干各种家务活,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家道承传的载体。

    教师要以严格的自律为职业操守。未能自律,焉能为师。

    老实的精神与经典是相应的。未必聪明者于经典所得多,能老实下功夫者,于经典更能真实体会。

    推行文化教育,是国家的自我免疫机制。是固本荣末治未病。

    读经的成就处在于,一切处,以是否合经典,为判断标准。就这一条。

    一方面,向经典学习,另一面,向生活学习,这是执其两端,从容中道。

    不了解农村,就不能了解中国,也不能了解中国的未来和未来中国人的安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观察2019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leoctx.html